中医篇:一文搞懂各种疼痛的性质及特点( 二 )


18.引痛——是指两个以上的部位互相牵引作痛。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记有:“胁下与腰相引痛”、“两胁下痛引少腹”。《素问·缪刺论》记载:“邪客于足太阳之脉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素问·举痛论》记载:“背与心相引而痛。”所谓互相牵引作痛,应从两种情况来理解。一种是疼痛发作时两处同时疼痛,而且两个痛处间有牵引的感觉。另一种情况是一处先痛,其痛感传至另一处,即所谓放射痛。如肝胆疾患放射到肩背。
中医篇:一文搞懂各种疼痛的性质及特点
文章插图
中医篇:一文搞懂各种疼痛的性质及特点】19.掣痛——掣者,牵线也,掣痛即身体或手足的筋脉牵掣作痛,病变多发生于筋脉,咎其病本,责于肝,筋脉失养所致。
20.跳痛——是一种有节律的一跳一跳的疼痛。《内经》将此描述为:“痛如小锤居其中”,多见于痈肿疮疡成脓肘及肝阳上亢之证,如两太阳穴处跳痛。
21.刺痛——《内经》形象地描述曰:“痛如似锥针刺”,此种疼痛多发生于瘀血出现的局部,痛处固定不移,伴有一系列的瘀血或缺血表现,如真心痛。
22.搐痛——搐者,积聚也,搐痛即聚痛,《灵枢经白话解》提出搐痛是形容疼痛集中于一处,为局限性疼痛,多见于瘀血,痰湿等有形实邪凝聚于某处之症。
23.隐痛——指疼痛不甚剧烈,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常见于头部、脘腹部,一般多由精血亏损,或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机体失却充养、温煦所致。
24.空痛——指疼痛有空虚之感。常见于头部或小腹部,多由气血精髓亏虚,组织器官失其荣养所致。
25.卒痛——指疼痛突然发作,来势迅猛,一般疼痛比较剧烈,多见于寒证性疼痛,有时此种疼痛也称为疾痛,痛急,暴痛。
中医篇:一文搞懂各种疼痛的性质及特点
文章插图
26.缓痛——指疼痛渐断而来,或徐徐加重,或时痛时止,或始终隐隐而痛,多见于久病,虚证之中,为气血不足,温煦失调而痛。
27.时痛——即疼痛过程中时作时止,不是持续疼痛不缓解,而是阵发性疼痛,此种疼痛多见于气滞性疼痛或虚性疼痛。
28.乍痛——乍者“暂也”“忽也”,即疼痛发作突然,时间短暂,移时复痛,与时痛相比,虽然都归阵发性疼痛,但比时痛维持时间更短,起病急剧。
29.延迟痛——在虫兽金刃所伤后,或跌扑损伤之后,当时无明显疼痛感,往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疼痛症状,患者对痛刺激的强度、定位、范围、发生的时间常常主诉不清,疼痛的持续时间也较长。此种疼痛原因多复杂,可有热毒郁积、气滞血瘀、筋骨错位等等。
30.持续痛——即痛甚不休,无缓解之时,多为瘀血所致。
中医篇:一文搞懂各种疼痛的性质及特点
文章插图
31.痛而拒按——疼痛部位不可触及、按压,按之则痛剧,此类疼痛多属实证,如食积内停,胃脘疼痛。
32.痛而喜按——喜欢按压疼痛部位、按之则痛减,舒适,此类疼痛多属于虚证,如肾虚腰痛。
33.痛而喜暖——痛而欲饮热水,或欲加热敷,得温得热则减,遇寒则重,此类多为寒证或虚证,如寒邪犯胃的胃脘痛。
34.痛而恶热——喜冷痛而欲饮冷水或不欲盖衣被,得寒则减,则舒服,得热则剧,此为热证。
......
如有不足,请各位同仁多多补充!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