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中元节用锡箔纸折元宝,台州一对夫妻双双中毒

来源:浙大一院
"陆主任,6床又痛了,在床上打滚,您赶紧去看看!"
9月初,家住台州的老李(化名)被当地医院紧急转诊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反复发作的剧烈腹痛折磨得老李痛不欲生。
但他这疼痛不太一般,肚脐周围痛、按上去却不是很痛,找不到疼痛点,全身CT、胃肠镜、心电图等检查都过了一遍,没查出所以然。
元宝|中元节用锡箔纸折元宝,台州一对夫妻双双中毒
文章插图
在结直肠外科的专家排除“腹部问题”后,急诊科主任陆远强主任医师带领专家团队,排查病因,最终确诊老李为“铅中毒”。
不放心的专家,还催着一同前来陪床的老李老婆也去化验,一查同样“铅中毒”。
毒物来源在哪?疑云重重!
9月中旬,家住台州农村的老李,怎么都想不到,折腾了大半个月的反复腹痛,竟然不是肠胃炎,而是铅中毒,还是夫妻俩双双“中招”。躺在浙大一院急诊观察室里,老李夫妻心里后怕极了。
剧烈腹痛!以为是“肠胃炎”没想却是中毒了8月底,50岁的老李时不时恶心、呕吐,他年轻时曾得过乙肝,自以为是肝病加重了,前往当地医院检查。肝脏没查出什么毛病,就是有些贫血和便秘的问题,医生开了药、做了叮嘱,老李就回去仔细养身体。
但老李恶心、呕吐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开始头晕、剧烈腹痛,每天至少痛2到3次,每次都是"死去活来"。疼得受不了的老李继续找到当地医院,血液指标正常、胃肠镜、腹部CT轮番查了个遍,也没发现什么大病,用了解痉药有点效果,但也并不理想。治疗陷入了困境!
“花了这么多钱,全是正常的,查什么查!我爸爸还是疼得死去活来的!”担心的儿子有些懊恼,当地医院建议他转诊至浙大一院查明病因,以便接受进一步的诊治。
9月初,浙大一院急诊科医生接诊老李后,请结直肠外科专家一同前来会诊。老李的这疼痛太不一般,肚脐周围明明痛得很厉害,但按上去却不是很痛,通过一系列检查,结直肠外科专家很快排除了老李腹部的器质性病变。
接到急诊医生的汇报,急诊科主任陆远强主任医师觉得老李的病情蹊跷,得知老李在冶金厂工作多年,凭借多年的职业敏感,他建议老李抽血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老李的血铅浓度1531微克/升,严重超标,为极重度铅中毒。
元宝|中元节用锡箔纸折元宝,台州一对夫妻双双中毒
文章插图
我国铅中毒的剂量标准
(1)不算中毒:血铅水平<100微克/升
(2)高铅血症:静脉血铅100~199微克/升
(3)铅中毒:静脉血铅水平≥200微克/升
轻度:血铅200~249微克/升
中度:血铅250~449微克/升
重度:血铅水平≥450微克/升
极重度:血铅水平>700微克/升
“可是我老公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在厂里工作了,怎么会突发腹痛?”老李老婆有些摸不着头脑。
夫妻俩双双铅中毒,可能是接触了这些医生护士和他们深入聊天才知道,中元节(8月22日)那天,夫妻俩在密闭的农民房里为逝去的亲人烧了很多锡箔折成的“元宝”。为了纪念逝者,他俩早早准备,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操持,购买来多箱锡箔纸,不仅自己家用,还折好之后分给亲戚朋友、并且将“成品”售卖。为了尽快解毒,急诊科主任陆远强主任医师和副主任丁晨彦主任医师还分别再去询问夫妻俩是否“喝了符水”,二人支支吾吾、一直没有正面回答。
元宝|中元节用锡箔纸折元宝,台州一对夫妻双双中毒
文章插图
由于现在锡的价格每吨26万~27万元,而铅的价格每吨只有1.3万~1.4万元,因此一些生产纸钱的小作坊为了节省成本,会用铅箔替代锡箔,或者在锡箔中混入过半的铅。“银元宝”要用到的“锡”箔,成为了铅的主要源头。锡箔表层能生产有毒的铅白和氢氧化钠,折元宝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发生慢性铅中毒。而焚烧的过程,有吸入性铅中毒的风险。
那些使用铅箔纸或是含铅的锡箔纸,在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氧化铅尘微粒在空气中飘散,粘在房间的墙壁、家具和地板上,也会对人体造成慢性的铅中毒。
专家介绍,铅进入人体,主要有呼吸道吸收、消化道吸收和皮肤吸收三种途径。
元宝|中元节用锡箔纸折元宝,台州一对夫妻双双中毒
文章插图
“浙大一院是浙江省中毒急救防治中心及浙江省中毒救治基地,对各类中毒救治有多年的专业经验,急诊科就接诊过多例类似的铅中毒患者。这些年,职业性铅中毒的患者逐步减少,生活中铅中毒的患者却多了起来!”陆远强主任介绍,随着患者的病因逐渐有些眉目,他们强烈建议老李老婆也检测下血铅。果不其然,这一查,老李老婆的血铅高达592微克/升。至于老李的血铅浓度为什么比他老婆高出好几倍,“不排除职业接触、误服两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