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广州药品和医用耗材集团采购平台:去年为病患节省医药费用约40亿元

2月9日,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从广州交易集团(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近日,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组委会公布第三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信用案例和信用应用场景优秀微视频评选结果,150个信用案例和70个微视频最终入选。广州交易集团(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案例“创新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管理模式,资源配置更惠民、交易市场更高效”获全国信用案例殊荣。这是该集团连续三届参与该项全国性评选并获得奖项。
据介绍,2021年,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升级迭代,应用范围扩大至药品采购等领域。广州交易集团旗下广州药品和医用耗材集团采购平台创新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管理模式,通过事前推行承诺制,事中事后开展信用评价、分级分类管理,引导医药企业合规经营、合理定价,有效挤压医药价格水分,全年为广大病患节省医药费用约40亿元。
数据显示,广州药品和医用耗材集团采购平台2021年交易金额达566.29亿元,同比增长41.1%;今年1月份,广州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平台交易金额近9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8.3%。
医药|广州药品和医用耗材集团采购平台:去年为病患节省医药费用约40亿元】据了解,广州交易集团旗下广州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平台已逐步成为广东省增强医药服务可及性的重要支撑,服务范围已覆盖全省15地市。为推动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切实解决偏远地区的送药难问题,广州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平台升级优化交易系统,全力支持县域医共体总院统一采购,实现“票、账、货、款”全链条闭环。该项工作开展仅一周,已有4个地市的医疗机构到广州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平台组建县域医共体,有效推动医疗资源在医共体内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强化偏远山区和农村地区群众的医疗保障。
广州交易集团表示,接下来将充分发挥“广交易”总枢纽门户、总平台作用,持续推动交易信用体系优化升级,打造“广交易”信用生态圈,大力拓展信用评价应用领域,探索信用报告异地互认、推动信用服务纵深发展,促进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三流合一”,打造有价值的交易链条,以良好的交易生态吸引各类要素交易集聚,更好赋能各方交易主体,为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供“广交易”样本。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采访人员 林晓丽 实习生 曾文韬 通讯员 吴皓星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杨维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