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出路究竟在哪?那个逗笑国人16年的男人,患了抑郁症
“抑郁”的字眼距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 , 很有可能你现在的身边人 , 就会在不远的将来因为某些生活琐事而变得逐渐抑郁起来 , 这种事情我们是难以预料 , 或者说是不可预料的 。 就我本人而言 , 我也曾经抑郁过 ,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抑郁症距离我们很远 , 但其实当你用心俯下身去观察世界的话 , 你可能就会用你的眼光捕捉到旁人那细腻的心理变化 。
文章图片
几年前的一档法制栏目名叫《谭谈交通》 , 这档节目放在十几年前或是几年前都是格外受到全国观众追捧的节目之一 , 之所以全国观众会彻底为节目所沦陷 , 就是因为这档节目的主持人——谭乔 。
只要一谈起这档节目 , 估计全国最少也有几千万观众朋友会第一时间想起那个幽默风趣的谭警官 , 人们常说“这位不太像警察的谭警官 , 讲起段子比郭德纲还能” , 人们对谭警官的这句描述所言非虚 , 而且当你面对面身临其境的话 , 你可能真的会有一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感觉 。
文章图片
在没有录制《谭谈交通》之前 , 谭警官已经在成都街头执法数十年 , 可放眼望去 , 凭借着10年以来的兢兢业业 , 他还是依旧在基层工作 。 旁人问及“为什么干了这么多年还留在基层” , 谭警官只是笑呵呵地摇摇头 , 便不再言语什么 。
了解其中行情的人都知道 , 之所以干了10年依旧停留在基层的谭警官 , 就是因为他在工作当中不懂得圆滑 。 说得简单一些 , 谭警官是死脑筋 , 他完全不太懂“工作体制内的情趣” , 其他警官可能见了上级领导会去递根烟 , 没事溜须拍马搭搭话 , 总之能够和上级套个近乎就算是成功 。
文章图片
可就是这些日常不起眼的小举动 , 却从未在谭警官身上出现过 。 后来在一档访谈节目中 , 谭警官自己也感慨到 , “和我同一批进警队的 , 有人当了中队长 , 而有人已经升到了大队长 , 甚至个别人也已经走上了局长的位置 , 只有我自己 , 还是停留在基层……”
如果前途依旧如此渺茫的话 , 可能谭警官早就选择转行了 , 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输在了哪里 , 和其他同事共同处在同一个体制内 , 数10年来的工作 , 他一直都保持着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态度 , 可就是即便如此 , 每次轮到工作升迁的阳光总是洒落不到他的身上 。
文章图片
有这么一句鸡汤总是在我们耳边萦绕 , “你只管低头默默付出着 , 总有一天会换来成果的” , 可对于兢兢业业的谭乔而言 , 数10年兢兢业业工作的他 , 并没有收到相对应的回报 , 最后也只不过是上天对他有了丝毫眷顾 , 才让他找到了一些赖以生存的存在感 。
接下来迎面而来的就是那档普法宣传节目《谭谈交通》 , 凭借着诙谐的语调和幽默的谈吐 , 已经在警队工作数10年的谭警官顺利入选 , 这档由成都电视台和成都交管局共同筹划录制的普法节目 , 主要就是为全国人民进行普法交通 。
文章图片
法律的字眼无论放在何时何地 , 永远都是严肃且不可侵犯的存在 。 但就是在这档普法节目中 , 身为主持人的谭警官 , 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逗笑了全国观众 , 似乎在所有人的脑海中 , 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这样一位幽默的交通警官 , 他完全可以用自己富有幽默的段子 , 来完成向全国观众进行普法的目的 。
十几年时间下来 , 默默无闻的谭警官终于火了起来 , 相较于他那些已经当了中队长、大队长 , 甚至局长的同事们 , 谭乔还要更火一些 。 伴随着谭警官知名度的火爆 , 央视节目和其他地方节目与此同时也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 其中尤以北京电视台开出的价格最高 , 可以给到月薪6万的水平 。
文章图片
从月薪几千到月薪数万 , 身为旁观者的你 , 真的觉得谭乔没有过任何动摇的念头吗?谭警官后来曾坦言过这个问题 , 当时他自己确实深深动摇过 , 因为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熬到猴年马月才能拿到月薪几万的水平 , 不过每逢信心动摇 , 他还是秉持心意多次婉言拒绝 。
对于已经40多岁的谭乔而言 , 可能继续留在体制内工作依旧不会等来升迁的机会 , 但他完全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来获得岗位上的认可 。 此时此刻 , 想必各位读者已经读出了些什么 , 谭乔的工作态度和初衷已经发生了转变 , 他不再想着升迁 , 只要能得到岗位上的认可 , 便足矣!
2018年的一天晚上 , 苦等《谭谈交通》的全国观众失眠了 , 因为那天谭警官没有如期出现在电视荧幕上 , 这位已经陪伴了全国观众16年的主持人 , 竟然在那天因为个人原因从成都电视台辞职 。 原本以为谭乔一人的辞职并不会给这档节目带来多大影响 , 可伴随着谭警官的辞职 , 《谭谈交通》这档普法节目也迎来了停播的局面 。
文章图片
谭警官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辞职 , 他那份转呈给上级领导的辞职信上 , 明确的写出了原因——抑郁症 。 据当时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进入2018年以来的谭警官 , 经常会因为失眠而持续到凌晨五六点 , 随后便会再补上一觉 , 不少人觉得这没什么 , 可是这日夜颠倒的生活绝非普通人能够承受 。
至于谭警官为什么会患上抑郁症 , 不少观众通过对谭警官的了解 , 自然而然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 无非就是工作上的郁郁不得志 , 以及“多年以来的形象错乱” 。 长达16年的普法节目 , 渐渐地已经让谭警官认不清楚了 , “影子里面仿佛有两个人 , 一个是无瑕的谭警官 , 一个是真实的谭乔 。 ”
文章图片
长时间普法节目的录制 , 虽然谭警官能凭借着个人的能力逗笑全国观众 , 但这也让他逐渐精神错乱了起来 。 谭警官是谭警官 , 谭乔是谭乔 , 他不想让工作上的自己扰乱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 , 但想要达到两者的并驾齐驱 , 对于任何人而言 , 都是一个极难处理的问题 。
【生活的出路究竟在哪?那个逗笑国人16年的男人,患了抑郁症】不过幸运的是 , 通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和感悟 , 谭乔警官最终还是走出了内耗 , 摆脱了束缚他内在精神的枷锁 , 从而也找到了自我存在的意义 。 与此同时也希望所有抑郁症患者都能赶走心里那阵阴霾 , 找到自我 , 活在当下 , 勇往直前 。
不少读者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后 , 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慨 , 这个时候可能大家也许就会发现 , 诸如谭乔警官这样的事例 , 现实生活当中真的很普遍 。 往往因为不想伤害人 , 而导致自己得了忧郁症 , 善良给了我们什么 , 自己内耗?还是焦虑和孤独?
文章图片
偶尔怀疑自己到底是做错了还是做对了 , 有时候把自己封闭起来;睡觉前会想很多很多 , 偶尔也会泪流满面而打湿了枕头 。 所以在文章最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这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 生而为人 , 同样是人 , 为什么这么难 , 人生的终点是什么?
- 药物|关注抑郁症患者 不能只靠药物与医生
- 福建医科大学|蚶江镇卫生院: 创新打造“四级管理模式” 慢病管理效果凸显!
- 骨质|骨质疏松越来越多,人过50,如何合理补钙?医生给您推荐几个方法
- 刘佳|“倾情助力 暖心守护”,观湖49名学生共同学习“如何健康度过青春期”
- 对手术|手术中突然醒来,是种什么体验?她经历了人生中最难熬的90分钟
- 心理健康|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荣获“省级精神卫生服务管理优质单位”称号
- 卫生健康|全国基层卫生健康优秀创新案例,玉环4个入选!
- 雨水|雨水时节已过,一起看看如何春季养生吧
- 细菌|两名九旬老人被细菌感染,医生“排雷”除菌
- 女士|广西一女子肝脏被吃掉三分之一,医生:“元凶”极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