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吴起是出将入相第一人,后又被视为“不仁不义不孝”之人( 二 )


【爱历史】吴起是出将入相第一人,后又被视为“不仁不义不孝”之人
文章图片
据《吴子》记载 , 吴起在河西期间 , “与诸侯大战七十六 , 全胜六十四 , 余则钧解 。 辟土四面 , 拓地千里 , 皆起之功也” 。
大战76场 , 全胜64场 , 剩下的10场还是平局 , 这记述虽有夸大 , 但亦见其战功之卓著 , 这战功 , 也不差后世秦国的一代战神白起了吧?
大约在魏武侯九年(公元前387年)左右 , 吴起又因小人的谗言 , 受到魏武侯的猜疑 , 被迫离开魏国 , 向南投奔楚国 。
吴起在楚国又得到楚悼王的赏识 , 被拜为令尹(相当于楚国的相国) , 任相期间 , 吴起针对楚国的弊端 , 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 史称“吴起变法” 。
吴起的变法 , 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强了楚国国力 , 使楚国出现“南平百越 , 北并陈蔡 , 却三晋 , 西伐秦” , 一度大败魏国 , “马饮于大河”的强盛局面 。
吴起变法虽然使楚国变得强大起来 , 却损害了楚国贵族的利益 。 公元前381年 , 楚悼王逝世 , 吴起在楚王停尸前被楚国贵族射杀 , 一代名将就此尴尬落幕 。
吴起作为战国初期一名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 , 他的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 , 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 , 所犯下的那三个错误 , 也不被后人所原谅 , 比如 ,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在《慈乌夜啼》这样批判吴起:“昔有吴起者 , 母殁丧不临 。 嗟哉斯徒辈 , 其心不如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