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群鸟学艺》教案( 四 )


3.抄写在采蜜本上 。

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第五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 。

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 。大小 多少 东西 来往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1)自己尝试填一填(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
2.读读背背(1)自由读成语(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 。
《小马过河》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群鸟学艺》教案

文章插图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马过河》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学习多音字“没”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将一讲 。3.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遇事自己动脑独立思考,勇于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文师:同学们,你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你是怎样克服的?生各抒已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小马过河》,看看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又是怎样克服的呢?听老师讲这个故事,同学们边听边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从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困难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解决 。2.指名读书,相互评价 。
3.开火车读词游戏深浅 拦住 甩甩尾巴 仔细 低下头4.谁愿意当“小老师”检查识字情况?(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5.猜字游戏6.理解课文中不懂的词语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互帮互学,解决困难,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默读课文,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论读后的收获 。)预设:(1)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小马在妈妈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实践,终于渡过小河把小麦驮到了磨坊 。(2)小马在去磨房的途中遇到了老牛和松鼠,他们告诉小马的答案不一样 。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而小松鼠却说:水深得很哩!昨天,他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到这条河里淹死了 。(3)妈妈教给了小马做事情应该要多多动脑,多多实践的道理 。2.“同样一条河,老牛说很浅,松鼠说很深 。
他们说的对吗?”自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想法 。(1)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抓住“为难”“立刻”“吃惊”“连忙”“难为情”等词语以及小马过河时想的、说的话,老牛、松鼠说的话,小马和老马的对话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分角色朗读 。
(学生自由读书,回答问题 。)3.师: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小马是怎么做的?生:回家问妈妈 。师: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吗?展开讨论 。4.师:在妈妈的帮助下,小马克服了困难,把麦子驮到了磨房 。
那小马送完麦子从磨坊回来后,心情怎样?又会对妈妈说什么话呢?说一说,写在小本本上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
使学生的见解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展开想象回答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
(四)复述课文,拓展延伸1.复述课文2.拓展阅读:故事《小猫刮胡子》、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感悟“遇事要多动脑筋,要实践”的道理 。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生字并组词 。2.小组讨论如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3.在田字格中怎样占格才漂亮,小组交流后描红、写字 。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独立学习的习惯 。
《小马过河》教案 篇2《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充满童趣,适合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议自练的形式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因此,我设计了听读说演四大块教学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