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书法满江红_满江红书法作品欣赏( 二 )


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 。功名是我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 。(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 。)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过片前后,一片壮? 。
对联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楷书书法满江红_满江红书法作品欣赏

文章插图
楷书书法对联作品欣赏楷书书法对联作品欣赏图片1楷书书法对联作品欣赏图片2楷书书法对联作品欣赏图片3楷书书法对联作品欣赏图片4楷书的独特魅力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特征,令任何一个门类的艺术很难与此相提并论 。书法艺术的创作过程也是一种抒情的过程 。
可以说,“文化是书法的核心”,书法就其技法层面,如间架结构、章法布局、笔墨技巧等而言,已在几百年前就走过了它的鼎盛时期,成为高度完善、程式化极强的认知体系;对后来者而言,王羲之、颜真卿等代表人物至今无法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已终结,只剩下“书以载道”了 。这个“道”的延续和张扬,就是文化的延续和张扬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它与当代文化相互交织,以其自身悠久的传统、丰富的内涵,在纵向、横向上对其他类别的艺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它如同一颗明珠,使中国传统文化散发出魅力与灵光 。
书法本身负载着历史沉淀下来的深厚文化内涵 。书法之所以在中国的艺术和文化中独领风骚、永葆青春,不是在于它的表层艺术,而是在于它内部蕴涵着的深邃的文化 。对书法的审美必须把它放到中国哲学观的层面 。
可以说,书法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艺术概念 。书法应该是艺术而不是技术,这无论从它的产生、发展,还是从它所承载的内涵来讲,都是毋庸置疑的 。书法与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是不可分的,传统文化与书法有着一种无法拆解的因缘,所以说书法因文化而具有了灵魂 。
反过来,书法又以其形式美让文化放射出光彩 。因此可以说,只有当文化作为书法的内涵时,书法才能够感人 。比如说《祭侄文稿》,之所以被千古传颂,不是简单地因为颜真卿的笔墨技巧打动人心,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其背后的爱国精神、道德人品和文化含量 。
可以说,书法是以文化精神打动人心,又以书法的形式美令人赏心悦目 。古代的大书法家无一不是大文学家、大政治家、大文人或者大学者 。古代的文人可以不是大书法家,但是从历史上看,如果不是一个大学问家,绝对也成不了大书法家 。
钢笔字楷书书法欣赏
楷书书法满江红_满江红书法作品欣赏

文章插图
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书法字体。它是在汉隶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其结字具有方正严谨、端庄大方的特点,因而逐渐成为我国书法的主流字体 。
钢笔字楷书书法欣赏钢笔字楷书书法欣赏1钢笔字楷书书法欣赏2钢笔字楷书书法欣赏3钢笔字楷书书法欣赏4钢笔字楷书书法欣赏5楷书的结构要沉稳不同的书法字体结构,其写作要求及风格特色各不相同 。对于楷书书法欣赏而言,它的运笔节奏和速度相对于其他书体来说,更强调其结构的稳健与缓慢 。这也是进行楷书书法欣赏时,需要大家细细把握的一个问题 。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书法字体 。
它是在汉隶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其结字具有方正严谨、端庄大方的特点,因而逐渐成为我国书法的主流字体 。楷书书法欣赏主要强调运笔节奏的稳健与缓慢 。楷书是字形方正、一点一画、一笔不苟的正体字,运笔过程中速度、节奏相对要慢一些,要求每一点画都要起收有致、点画到位,交待清楚 。
其中相同笔划的变体也要求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力度较小,不影响速度、节奏的变化 。如“点”,基本以“侧”取势,其变体也多是方向上的变化 。如上点、下点、左点、右点、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等,运笔以沉着、有力为主,速度缓、节奏慢 。
“横”以平正为主,“永字八法”称之为“勒”,是就运笔速度而言的,意为写横划的运笔要同驾驭欲向前奔走的马一样,勒着马的缰绳而不让它快速前走 。“永字八法”还称长撇为“掠”、短撇为“啄”,也是基于楷书书法欣赏的运笔速度、节奏而言,意为写长撇要像用梳子梳长发一样,用力均匀,速度舒缓;而写短撇要像鸟儿吃食一样,运笔速度要相对快一点,有力一点 。至于“捺”之写法,“永字八法”称之为“磔”,更强调了这一笔划运笔沉稳、缓慢的一面,是说写捺要像拿刀子切肉一样,要含有一种深沉的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