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火热的花海项目给苗木业带来了哪些机会( 四 )


增动力,就是产业发展不仅仅依靠传统增长点,还要发掘新增长点 。现象
二.借助旅游 花木卖风景渐成“新宠”2010年,谢德炳的公司看好当时重庆火爆的苗木需求市场,到沙坪坝区凤凰镇胡南坝村流转了500亩地,投资建苗木基地 。两三年间,公司先后投入了数百万元,在这基地里培育起可供城市绿化的各类树苗和大树数十万株 。
可让公司意想不到的是,当苗木可以出土卖钱时,需求侧已经发生变化,不仅市场萎缩,而且价格也成倍下跌 。一时间,这些苗木成了“烫手的山芋”,也使经营了5年的基地陷入了困境 。2015年初,面对困境,谢德炳花了一段时间,外出考察,看到一些苗木基地利用花卉,搞起了观赏旅游,赚钱不少 。
这给了他灵感,何不再投点资,把原先卖苗木花卉的基地,转型为卖风景 。在确定了转型的目标后,他开始筹集资金,对已经培育起来的花卉苗木基地,按休闲观光旅游的要求,进行改造 。2015年9月23日,由苗木基地改造成的“花漫大地”,正式对外接待游客 。
“没想到花海这么吸引游客 。”谢德炳说,开园后,从重庆主城等地来的游客,把花海挤了个水泄不通,最多时一天就接待了3万多游客 。开业后1个月的时间,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现象
三.借助电商 改变花木供给如今,电商已成为花木继批发零售和产地型拍卖交易之后,正在兴起的又一重要交易模式 。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购物习惯,也改变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同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地花木生产,供给结构悄然发生改变 。像今年4月份的中国长兴花木采购大会,花木企业通过中国园林网的园林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实现了“线上线下”市场的有机对接,从产品质量、品种选育、物流配送和包装4个方面影响着花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推动苗木行业向高品质、高规格的精品路线转型,以及调动苗农种植积极性,有着一定的意义 。现象
四.借助市场 大力发展家庭园艺在景观花木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家庭园艺市场悄然启动,并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家庭园艺设计,对家庭园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
据花木市场的数据统计,家庭园艺消费占到其整个花木市场销售量的近三成,家庭园艺作为花卉行业的一枝新秀,逐渐在花卉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花卉消费新的增长点 。而在互联网上家庭园艺消费数额也不容小嘘,有数据显示,淘宝网上每天家庭园艺产品的成交额在200万元左右 。所以,现在各地花卉市场很看重家庭园艺市场这块,积极主动转型,包括优化存量、升级提档、引导刺激消费 。现象
五.借助金融 花木产业获动力长期以来,农村资产难以认定、农民融资难问题一直存在,并愈发成为掣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
那么农民正在养护的苗木为什么不能成为抵押品?北京农交所总经理刘峰说,价格评估难、抵押物认定难、没有产业链条等,都是导致农村资产难以进入投融资市场、农民手里缺乏“活钱”的主要原因 。根据统计,北京存量的苗木大约有300亿元的价值 。截至目前,本市累计完成造林面积98万亩,基本完成百万亩造林的主体工程 。
市园林绿化局消息显示,到2020年底,北京将再增38万亩平原森林 。这就意味着,未来苗木的总量将会变得更大,估值也会更高 。为了唤醒这些沉睡的资源,从2015年开始,农交所利用自有资金尝试成功以后,就开始搭建平台,请评估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园林绿化企业一起,推出一套苗木抵押融资的可行性方案,解决苗木评估、苗木抵押、苗木监管、苗木流转等棘手问题 。
在农村除了搞养殖和种植业以外,还有哪些项目可以做?现在城市赚钱越来越难,很多人开始找农村 。例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他们的家乡创业 。
农村商业成本低,交通便利,竞争低,有农业电商的趋势,所以农村包含了很多创业致富的机会 。那么现在在农村你知道什么赚钱吗?第五个几乎是零成本,不用投资也可以做!
1.家庭农场在农村或城市郊区,可以成立家庭农场,重点交通要足够便利,再加上一些农村当地的特色菜和特产,开展一些农事活动,这样家庭农场就会有足够的人 。如今,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 。家庭农场在周末给大家一个很好的放松的地方,提供很好的服务,做特色,在家庭农场赚很多钱 。
2.黑猪的生态养殖现在猪肉时隔半年多仍处于高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