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卒在古代指大夫死亡( 四 )


――《汉书·成帝纪》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战国策·燕策》 (2) 又如:卒拔(仓猝攻取);卒迫(仓促紧迫) (3) 突然 [suddenly] 则亡以应卒 。
――《汉书·辛庆忌传》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贾谊《论积贮疏》 (4) 又如:卒倒(突然晕倒);卒暴(突然);卒然(忽然,突然) 另见zú 卒卒 cùcù [in a hurry] 匆促;急迫的样子 卒中 cùzhòng [apoplex] 中风 卒中者,卒然不省人事,全如死尸,但气不绝,脉动如故 。――《医学纲目·卒中暴厥》 卒1 zú ㄗㄨˊ (1) 兵:士~ 。
小~ 。兵~ 。
(2) 旧称差役:走~ 。(3) 死亡:病~ 。
生~年月 。(4) 完毕,终了:~岁(度过一年) 。
~业(毕业) 。(5) 终于:~胜敌军 。
郑码:SOOE,U:5352,GBK:D7E4 笔画数:8,部首:十,笔顺编号:41343412 obiit; 兵;殁;亡; 生; 卒2 cù ㄘㄨˋ 同“猝” 。郑码:SOOE,U:5352,GBK:D7E4 笔画数:8,部首:十,笔顺编号:41343412 obiit; 兵;殁;亡; 生; 。
卒是指哪种人去世?在古代称大夫的死亡,也称诸侯的死亡,唐朝以后泛指平民死亡 。
【卒】“卒”最早见于商朝的甲骨文,其本意为完成、终结,后引申为死亡 。“卒”在古代称大夫的死亡,《礼曲礼》云:“大夫死曰卒 。”有时也称诸侯的死亡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这里表示诸侯的死 。
唐朝以后“卒”字的使用对象更为普遍了,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里有这样的描述:“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这里的“卒”泛指平民死亡 。
扩展资料:
【崩】“崩”字的本意是山倒塌,常见的组词如山崩地裂等 。但在古代,人们把皇帝的“死”看的很重,一旦有皇帝去世,常用山塌下来来形容 。因此在很多文言文中,经常看到用“崩”字来表示古代帝王去世的描述 。诸如《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云:“—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也有这样的描述:“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一说赵太后死(这里是尊称),一说刘备(蜀汉帝王) 。
【薨】“薨”字的本意是指古代诸侯的死,在国学经典《尔雅》中,这样解释“薨”:“薨,死也 。”在《唐书百官志》中,有这样的描述:“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鲁文公薨,而东门遂镣适立庶 。”“薨”字除了表示诸侯去世外,还可以表示皇帝的高等级嫔妃及所生育的皇子或公主的死 。在《红楼梦》中贾元春去世时,贾琏急匆匆向王夫人报丧时说:“贵妃娘娘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