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鲥鱼鳞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能治疗疮、下疳、水火烫伤等症 。
[编辑本段]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小儿及产妇食用;
2. 多食发疥,故体质过敏及皮肤患有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患有痛症、红斑性狼疮、淋巴结核、支气管哮喘、肾炎、痈疖疗疮等疾病之人忌食 。
[编辑本段]烹饪指导
1. 由于鲥鱼鳞片富含脂肪,故烹调加工时不去鳞,以增加鱼体的香味;
2. 鲥鱼的烹调方法很多,以清蒸、清炖、烤、红烧最为普遍 。
[编辑本段]食疗作用
鲥鱼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有补益虚劳、强壮滋补、温中益气、暖中补虚、开胃醒脾、清热解毒、疗疮的功效 。
[编辑本段]其他相关
鲥鱼在鱼类分类学上属于鲱形目、鲱科、鲥属,曾与黄河鲤鱼、太湖银鱼、松江鲈鱼并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鱼”,驰誉千百年 。鲥鱼早在汉代就已成为美味珍馐,东汉名士严光(子陵)以难舍鲥鱼美味为由拒绝了光武帝刘秀入仕之召,更使鲥鱼名满天下,严子陵钓鱼台至今仍是富春江上的第一名胜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对鲥鱼赞赏有加,称其为“惜鳞鱼”、“南国绝色之佳”,并做诗赞曰:“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鲈鱼 。”从明代万历年间起,鲥鱼成为贡品,进入了紫禁皇城 。至清代康熙年间,鲥鱼已被列为“满汉全席”中的重要菜肴,当时首批捕捞的鲥鱼一上岸,即日便用快马日夜兼程,递送京城 。
《本草纲目》称鲥鱼“肉,甘平无毒,补虚劳 。蒸油,以瓶盛埋土中,取涂烫火伤,甚效 。”
《日用本草》:凡食鲥鱼,不可煎熬,宜以五味同竹笋、荻芽带鳞蒸食为佳 。
《随息居饮食谱》:鲥鱼甘温,开胃,润脏,补虚 。有句话: “春鳊,秋鲤,夏三黎” 。三黎即鲥鱼. 鲥鱼肉细嫩,脂肪厚,脂肪中有一层不饱和脂肪酸,在蒸熟的时候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6.9克、不饱和脂肪17克,是我国名贵鱼类之首,亦为长江三鲜之首 。鲥鱼之说:鲥鱼最为娇嫩,据说捕鱼的人一旦触及鱼的鳞片,就立即不动了 。所以,苏东坡称它“惜鳞鱼” 。况且鲥鱼不能离开水面,出水即亡,因此运往京师一定要快速行进,以保持其新鲜 。著名评话家王少堂在他的《宋江》一书中,对鲥鱼的特性有段描述:“鲥鱼生得最娇 。它最爱身上的鳞呀,它一声离了水,见风见光,随时就死了,活鲥鱼很不易吃到 。鲥鱼称为鱼中的贵族,她自身中有一种独特的个性,鲥鱼雍容华贵,典雅清高,世人难得一窥其鲜活美貌,所以她那么得人喜欢的原因 。
张爱玲女士曾经提到人生的三件憾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足见鲥鱼的美味程度,堪比花中海棠,书中红楼 。只是鲥鱼刺多,想必食用时,让食者异常焦急 。
----------------------------------------------------------------
刀鱼 学名“刀鲚”,属洄游鱼类 。每当春季,刀鱼成群溯江而上,形成鱼汛 。农谚有“春潮迷雾出刀鱼”,是春季最早的时鲜鱼 。刀鱼体形狭长侧薄,颇似尖刀,银白色,肉质细嫩,但多细毛状骨刺 。肉味鲜美,肥而不腻,兼有微香 。宋代名士刘宰曾有诗称赞:“肩耸乍惊雷,腮红新出水,以姜桂椒,末熟香浮鼻 。”刀鱼是张家港主要水产品之一,境内长江水域均可捕获 。前期刀鱼雄性多,体大,脂肪多;后期雌性居多,体小,脂肪少 。“清明”后,刀鱼肉质变老,俗称“老刀” 。刀鱼和鲥鱼、河豚和鮰鱼一起被誉为“长江四鲜” 。
[编辑本段]刀鱼饲养
刀鱼,鱼如其形,体形侧扁狭长如刀 。大部份种类的刀鱼分布在东南亚、南亚的热带地区,只有少数品种的刀鱼分布在非洲地区 。它们的背鳍细小而透明,臀鳍自腹部开始一直延伸至尾鳍,犹如一片极薄的裙边,就象刀锋一样结合 在一起 。刀鱼的体色基本上以银灰色为主,也有少数白化品种的刀鱼呈金色,它们嘴里有细小的牙齿,虽然习性并不凶猛,但依然会吞食体形较小的其他鱼类,因而只适合与大型种类的鱼类一起混合饲养 。刀鱼还具有独特的辅助呼吸器官——气囊,可以直接呼吸水面上的空气,这一点无疑显示它们极其强韧的环境适应能力 。由于刀鱼奇特的体形,而深受部份喜爱大型鱼类的水族爱好者的宠爱,殊不知在原产地,刀鱼是当地的主要食用鱼类之一,据说,以其肉加工成的煎饼美味无比,是当地的特色食品之一,无疑让我们目瞪口呆的同时,深为这些饲养在我们水族箱中受到精心呵护的刀鱼感到庆幸 。
- 福州有哪些特产
- 唐山有哪些特色小吃
- 芜湖有哪些特色小吃
- 清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 教育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有哪些
- 茶树菇排骨汤的功效
- 炒芋头的做法大全有哪些
- 电脑主机耳机孔没声音解决方法 插上耳机没有声音怎么回事
- 蛤蜊的营养价值及功效有哪些
- 梅干菜扣肉的做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