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励志成语及典故整理 洛阳纸贵的意思和典故( 二 )


文章插图
10
悬梁刺股
【释义】孙敬“头悬梁”和苏秦“锥刺股”的故事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
【出处】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 。
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
11
韦编三绝
【释义】韦:熟牛皮 。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把竹简串联起来 。三:指多次 。绝:断;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
【出处】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 。’”
12
董生下帷
【释义】董仲舒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讲授诵读 。借指专心读书或写作 。
【出处】语出《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

30个励志成语及典故整理 洛阳纸贵的意思和典故

文章插图
13
三余读书
【释义】董遇和哥哥收集捡拾野稻子卖钱维持生计,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儒家的书籍,一有空闲,就拿出来学习诵读,他哥哥嘲笑他,但董遇依旧坚持读书 。指抓紧一切闲余时间读书 。
【出处】语出《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松之注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 。又善《左氏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
14
焚膏继晷
【释义】焚:点燃;膏:灯油或蜡烛;继:接续;晷:日影、日光 。意思是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出处】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
15
十年窗下
【释义】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
【出处】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 。”
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 。
30个励志成语及典故整理 洛阳纸贵的意思和典故

文章插图
16
学富五车
【释义】五车:五车子书,喻书多 。指读书很多,学问渊博 。
【出处】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惠施多方(方术),其书五车,其道舛驳(他的学说多差错而杂乱),其言也不中(正当) 。”
17
三十乘书
【释义】形容藏书丰富或学识渊博的典 。
【出处】语出《晋书·张华传》:“(张华)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 。尝徙居,载书三十乘 。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 。”
受此典影响,后人论书之丰富,也每以“三十”为数,不一定必是“乘”或“车” 。如果形容书少,则用“无乘书” 。
18
枕中鸿宝
【释义】形容不愿示人的珍贵图书 。
【出处】《汉书·刘向传》:“上(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 。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 。”
后人于是以“鸿宝”、“秘宝”、“秘枕书”、“枕函书”、“秘之枕中”、“枕中之秘”、“枕中秘书”等来指道术书或珍贵而不愿示人的图书 。
30个励志成语及典故整理 洛阳纸贵的意思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