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笠翁对韵》开始
每个学校对古诗词的教学,也都各有章法 。有的小学,让低年级学生背诵《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 。
西湖区一位教二年级语文的李老师说,《笠翁对韵》是古人学写诗词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可以说是古人写诗前的必备读物 。读得多了,对培养语感很有帮助 。
举个例子:“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
“跟着读两句,就能感觉到很强的节奏感,朗朗上口,易于背诵 。每天的晨读课上,都会花些时间读读背背 。有名同学领读,读出一句,下一句全班接上 。读了半学期,已经背了半本书了 。另外,每节语文课前两分钟,请一名同学上台带大家读自己喜欢的诗,一学期下来,也能学会不少 。这些碎片化的时间里,背背古诗,还是很好的 。”李老师说 。
天长小学一年级,今年放寒假前,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了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要求寒假里学生每天诵读一首古诗,诵读的情况需要记录并反馈 。一位家长说,“这几天孩子刚读了李白的‘赠汪伦’,昨天我们带孩子去运河广场玩,小朋友走到广场水池边,看到池边正绽放的一大片梅花,脱口而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孩子每日的诵读,在生活中找到乐趣,还是很有意思的 。”
高考古诗文默写只有6分
年年有学生问“为什么要背这么多”
武亦姝火了以后,有媒体采访她所在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 。黄老师说,一个学生两年里找了他五六次,问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文,可不可以不背 。也有家长质疑:为什么高考只占6分的古诗文默写,在复旦附中平常的测试中要占到二三十分,要学生花那么多的时间去背?
黄老师再三表达了对当下古诗文教育情况的担忧,他说,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正在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最高的分数”,让语文教学落入“工具理性”的陷阱 。
我们在采访中,也有一些中学生表示,“背诵古诗一般都是小学阶段做的事情,那时候背得最起劲,最有热情,一上初中,每天忙着刷题,哪有时间再去背 。”
“高考古诗文默写只考6分,凭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在上面 。”杭州高级中学语文组的高利老师说,“确实每年都有学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可以理解,但不赞同 。”
“目前高考要求的诗词曲必背篇目是10篇左右,古文也是10篇左右 。和小学生的要求比,篇数少了,但诗更难更长,比如《琵琶行》有500多字,背诵难度大 。除了这些内容,学校的校本教材,还有不少篇目要求背诵 。
“书读多了背多了,有些内容无师自通 。比如‘山深闻鹧鸪’,乍一看是听到鹧鸪的叫声,诗读多了,就能发现‘鹧鸪’表达了挽留的意向,表达对别人的思念等 。所以有个词牌名鹧鸪天,也多表达思念之情 。”高老师说,古诗文背多了,除了高考6分填空没问题,对写作也有不少帮助,诗词写进作文,可以增添不少文采 。此外,阅读题里还有篇古文阅读,如果平时多读古诗文,涉猎广一点,优势就很明显 。”
- 数码摄影学习心得5篇精选.doc
- 6年600首古诗词,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 应气院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
- 分享学习
- 大学生学习经验分享演讲稿.doc
- 高三学习经验演讲稿
- 理论学习
- 古诗词声乐作品的吟唱技巧与案例分析
- 分享让我快乐作文
- 古诗词翻译软件有哪些?相比较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