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罗胖上海跨年演讲:六大脑洞注解“中国式机会”!
2017年12月31日,上海梅奔文化中心,罗振宇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三次“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演讲开篇他提出了六个问题:
1.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
2.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
3.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
4.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
5.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
6.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这六个问题的答案,总结成了“六个脑洞”。在这些问题、答案和脑洞中,可以看清我们这代人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可称之为——“中国式机会”。
一、动车组脑洞
问题: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
注解:中国将进入平凡创新时代。过去,我们的发展就像绿皮火车那样,靠单一的火车头拉动所有车厢。但现在,“绿皮火车”转变成了“动车”,每节车厢都有自驱力,又为整体提供驱动力。普通人在传统行业中积累的经验和优势与技术和互联网结合而被放大。而二三线城市也成为热门品牌的实验室和孵化地,诞生了很多媲美一线城市的消费品牌,比如三只松鼠、江小白等。尽管大者恒大,但在“火车头”之后,仍然有大量的机会。
核心内容:
1、舞台聚光灯部位确实是大者越大,强者恒强。但是舞台本身在变大,聚光灯外还有很多角色在登场。比如电动智能汽车领域。
2、2017年很多消费品牌是在二三线崛起,这跟美国一样。可口可乐在亚特兰大,耐克在波特兰,沃尔玛在罗杰斯城,宝洁在辛辛那提。二三线城市消费价格的接受能力,消费口味,供应链成熟度都是最好的品牌实验室。
4、现在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次。
5、快递六大家四通一达加顺丰,除了顺丰之外,另外五家的老板都出身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中山乡。这几人要么发小要么同学要么亲戚。所以阶层固化就是扯淡。普通人日常生意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知识,正在变得价值连城。这些知识,必须干才行。
6、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叫创新,没有那么多高大上的东西可以扯。
7、中国这一代企业家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解决中国人对基础产品的基本品质的要求。你不需要做到90分,你只需要高过60分,并且比同行能力高一点儿。结硬寨,打呆仗。
8、以前我们总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先富带后富,一二线带三四线,沿海带内地。动车组每一节车厢都有自己的动力。绿皮火车全靠车头带,挂的越多速度越慢。动车组有太多动力单元,车厢越多速度越不会慢。
9、过去中国是追赶式力量,今天的中国,是溢出式的力量,很多竞争力如高山滚石就这样释放出来了。
10、在中国这个市场里淬炼出来的公司,不需要出类拔萃,他们很平凡,但是走出国门也可以平推。
问题: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
注解:中国的商业环境如同亚马逊热带雨林,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能包容足够的内部多样性,大的生态系统就有足够多的机会,新业态、新思维、新物种不断涌现。新机会也同时让新玩法替代了旧的玩法。比如成为新一波价值的连接器,代表案例是共享单车;比如由“流量思维”转向“超级用户思维”,区别对待那些能创造价值和收益的用户,关心他们,和他们在一起。
核心内容:
1、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不断有新人群加入互联网的连接中。每一波人的涌入,都需要全新的连接器。这就是机会。
2、中国进入全新基础设施网络的人,是一波接一波。比如小镇青年,今年就靠他们的力量,打造了中国票房的冠军。很多一二线的人说这个片子不符合我的品位。你不重要,小镇青年的力量是吓人的,小镇青年很喜欢。他们的力量把这部电影抬上冠军宝座。
3、还有一个力量,大家没想到,00后。00后有很多亚文化群体。00后有钱,平均零花钱一个月500元,存款2570元。他们不需要养家糊口,这些都是纯消费的钱。
4、流量思维已经是老玩法,那是狩猎时代的玩法。现在互联网进入农耕时代,圈一块地,种一季粮,精耕细作,秋收冬藏。
5、流量思维正在向超级用户思维转变。对于视频网站来说,交一个月20元会员费的人,比免费看广告的人贡献大20倍。超级用户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可持续可信任的正式关系。
6、不管手中有多少用户,先关照超级用户。
7、过去中国讲究免费模式,只要我免费,门槛低,用户就会涌进来。即将来到的收费时代,你缴费,我们就不再是普通关系。企业的使命就是创造且留住顾客。创造且留住你的顾客和超级用户,比什么都重要,比获取流量要重要。
8、要做让用户觉得长脸的事儿,千万别做让用户觉得丢脸的事儿。这需要克制我们的本能冲动。
9、热带雨林物种丰富且独特。只要你提供新的连接,你就有可能,占据一个生态链,衍生出一个新问题。
10、在热带雨林中你可以形成自己的小生态,拥有自己的超级系统。所以新连接和小生态,拥有自己的超级系统。新连接和小生态都是流量思维之后的新玩法。
三、比特化脑洞
问题:跟不上变化,会不会淘汰?
注解:这个世界正在被迅速比特化、数字化,互联网摧枯拉朽的冲击让各个传统行业不禁担心会被互联网颠覆。跟不上快速变化,是不是就会被淘汰?答案是,只要以更高的效率做最好的自己,就不必担心会被淘汰。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仍然要坚守那些不变的东西。无论产业怎样因互联网而变化,提高效率和专业化分工这两个维度是不变的。
核心内容:
1、效率,高效率,用一切手段提高效率,用一切手段全方位无死角得提高效率。所有消费者在买东西的时候,是想要就要,马上就要。消费欲刚刚升起,制服就已经结束。消费欲还没消退,快递已经上门。
2、快是在所有维度上展开的,包括认知维度。认知战的意义就是足够好足够便宜,只要你对价格还算敏感,只要你对东西的品质还有要求,那么你不用多想了,直接旋涡。干掉选择,没有选择,买他就好了。
3、效率不止在人跟货之间,人跟钱之间,人跟信息之间,还在人的大脑间展开。
4、互联网革命是一场裹挟一切的变革。你不变,巨头也会拉你上船。
5、未来时代的竞争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本,而在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本。如果你不能,我能让你能,你就会听我的。要流量吗?要品牌吗?要制造什么爆款的方法论吗?全有。
6、你只需要做你的专长,互联网自然会把它放大。
7、我们对比特世界有一个误解,原以为我们要变成它,要转型。比特世界是一种席卷一切的力量。他要匍匐到你脚下,包裹你,赋能你,你逃不掉。
8、我们要坚信人类产业的演化方向,是效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人,越来越便宜,越来越便捷,越来越丰富,就这么简单。你要推动效率,你不用管怎么转型。
9、专业划分,分工越来越细。做最好的自己,做得越来越新,越来越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10、做最好的自己,以最高的效率做最好的自己。
问题: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
注解:在由供应链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经济体都融合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谁有强大的人口、市场和产业规模,谁就会在拔河游戏里占有优势。这里面的博弈不再是像拳击比赛那样你死我活,而是绳子往哪儿移一点,主动权就多一点。当下的中国无论是在人口、市场和产业上都有优势,在拔河的新时代,中国会遇到增长的天花板吗?显然不会。
核心内容:
1、思考今天的中国,不能局限于中国本身
2、我们原以为世界是四大洋五大洲,220个国家和地区,是由自然地理和国境线决定的。人们过去只会用自然地理和地缘政治来思考世界和人类组织。
3、世界不再只有块与块的版图。基础设施、航空、高铁、桥梁、通信电缆把世界连接成另一个样子。
4、两个角度看世界,不同的国家选择不同的途径。
5、美国在乎国境线,因为它军事力量强大,军事力量天然捍卫块与块。它要维护世界这幅样子。国境线是分割线,它试图阻挡。但越是阻挡的地方,交流的冲动越旺盛。想挡住点什么最后都会变成旅游景点。
6、互联互通提供了另一个世界,全世界国境线不过25万公里,然而我们有6400万公里高速公路,200万公里油气管道,120万公里铁路,75万公里海底电缆。这才是至关重要的线。
7、块和块的链接是被迫的,点和点的链接是有充分的创造性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城市化。2050年,全世界75%的人将住在城市中。每一座城市都在强调自己的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分工和定位。
8、美国眼中世界是一个拳击比赛,中国眼中世界是一个拔河比赛。拳击比赛门槛高,拔河比赛谁都能参与。拳击比赛以击倒对手为目的,拔河比赛只希望把供应链高价值部分往我这边拉一拉。拳击比赛输家必须离场,拔河比赛希望所有人都留在场内。
9、这个世界没有边界,混为一体,找不到敌人,这个游戏就进行不下去了。而中国致力于拔河游戏,所有国家地区,人口资源,资金技术放在一条供应链上。大家休戚与共。这就是和谐。
10、一个深刻真理的反应可能是另一个更深刻的真理。
五、终点站脑洞
问题: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
注解: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它不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其中一站,而是最后一站。中国兼具弹性和效率的供应链网络,能帮助任何高科技产品大规模量产:比如全世界每5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产自东莞。一部手机,有一千多个零部件,60%的供应商都聚集在深圳、东莞两地。未来的全球分工会是美国科技、中国制造、全球市场。有强大的制造业支撑,中国在全球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核心内容:
1、日本人提出一个雁阵模型,有领头雁,后面有跟着的。日本承接美国,四小龙承接日本,中国承接四小龙。中国永不是领头雁,成本高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就会转移出去。
2、21世纪初中国工资成本已经是越南的4倍,但是没有掉进去。
3、全球化有一个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中国一开始就是做自己优势的脏活苦活累活。但现在我们在造飞机、高铁、PC、手机、人工智能、生物制药。与此同时,我们还在生产服装和袜子。比较优势在中国搞不下去了,中国不存在比较优势,中国什么都优势。别人是可以干啥,中国是啥都能干。
4、现在世界产业演化速度越来越快,目前的产品大概一年就要换代。用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今天的壁垒不是技术壁垒,而是速度壁垒。效率来自于分工,但是以前的分工会牺牲弹性。中国却可以做到分工与弹性兼具。
5、中国有大规模产业链,大规模市场需求,所以可以有细分的小公司,组成一个像积木一样的动态整合供应链。有人专门切葱,有人专门剥蒜,不管顾客口味怎么变,切葱总会有用武之地。
6、中国有命也有运,中国的命就是超大规模,中国的运就是踩到节奏点上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7、现在很多美国的创新公司已经把总部搬到香港,就是为了离深圳近一点。
8、产业会移走吗?苹果库克已经说了,不是成本问题。苹果需要监督工人的工程师,但是美国提供不了这么多工程师。中国可以轻松提供。
9、大者越大,强者恒强。
10、移走的是工厂,不是工业体系。工业体系高度依赖供应链,转不走。向东南亚的转移依旧以中国为中心,供应网络属于自然扩张。中国不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其中一站,而是最后一站。
六、枢纽脑洞
问题: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注解: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经贸有效运转的必经节点,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枢纽”角色:向原材料产地国家输出资本、制成品、基础设施和就业机会,向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形形色色的工业品和创新落地的机会。由此,中国链接起西方世界和欠发达国家的枢纽,参与着塑造全球新秩序。
核心内容:
1、中国一直是世界秩序中的自变量。它一变化,系统就变化,它的变化是参与到系统的生成和演化中的。
2、世界格局演化对中国形成了需求。
3、非洲独立后作为原材料输出地一度过得不错,但是后来越来越差。西方进入创新经济,70%以上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对原材料需求下降。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出现一道裂缝,中国可以补上。
4、第三世界原材料进入中国,变成工业产品投放全世界。西方国家创新能力、资本和服务投放中国,让中国形成更好的基础设施能力和制造业中心能力。然后再向全球投放。中国正在成为先进国家和原材料国家之间的连接器。
5、过去一个国家衰落,影响的只是自己,现在一个国家衰落,影响的是全世界。如果不能输出繁荣和秩序,就会输入贫穷和动乱。
6、西方用援助物资的粗暴方式支持非洲,但是直接毁坏了当地的制造业和农业。中国却可以将当地转化为可繁衍,可迭代,可次生长的经贸过程。中国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将非洲人口、村镇、劳动力和资源连接到全球网络中。如此才能帮助非洲建立他们渴求的秩序。
7、西方通过中国投放秩序,落后国家通过中国分享繁荣。
8、自古以来大陆通过丝绸之路,以中国为枢纽,向海洋世界投放秩序,海洋是秩序的船舶险。今天海洋世界通过中国,向动乱地区投放秩序。中国就是枢纽。
9、1776年的英国过往不想过往,百姓不想百姓,不如欧洲大陆人优雅。1776年瓦特改进蒸汽机,打开工业时代。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他解释了英国正在走的道路。提出一个新模式新未来新道路,以及一个全新大国的全球角色。
10、这些问题,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必须要接着做下去。我们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责任。
结尾:【人生算法】
过去,我们对于人生策略有一种误解。以为最成功的人生,一定是因为寻找到了某种规律。我们总觉得,这规律应该是客观的,是不能改变的,是躺在那等着你发现的。但是,只要找到了,就可以一把解决所有问题。
但是,在人生算法看来,成功策略不该是这样的。
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规律,只有可以不断增大的概率。
哪有什么可以直接登顶的人生,只有根据反馈不断迭代的过程。
为了说清楚什么是“人生算法”,我的朋友喻颖正考过我一个很好的问题。今天也考考你。
假设你现在面对两个按钮——
按下第一个按钮,直接给你一百万美元;
按下第二个按钮,你有一半的机会拿到一亿美元,当然还有一半机会就什么都没有。
这两个按钮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个?
有人会选第一个,因为落袋为安。100万美元也不是个小数。
有人会冒个险,选第二个,因为万一成功,从此就成了人生赢家。
但是,出这道题的喻颖正告诉我,这道题的本质,不是考这个。
这道题目,是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那就是要选第二个按钮。有一半机会拿到一亿美元。
你可以找一个人,说,我有一半机会能拿到一亿美元。咱俩关系不错,如果你给我一百万美元,我就愿意把这个机会分享给你。你去按,什么也没有,你认倒霉,如果拿到了一亿美元,咱俩平分。
有的算法,虽然引入了风险,但是没有风险的控制机制,所以也不怎么样。有的算法,引入了风险共担者,有的算法引入了市场。算法越迭代,成功的概率就不断地提高。
这就是“人生算法”的力量。
查理·芒格说:“当成功概率很高的时刻,下最大的赌注,而其余时间按兵不动。”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这也是在说人生算法。
如果还是觉得费解,喻颖正也写了一个公式:
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的平方
说得更简单一点,人生算法就是你面对世界不断重复的最基本的套路,找到它,重复它,强化它。你抓住中国式机会,就是更大概率的事件。
2018年已经开始,我们即将分头前行,各自启动自己的人生算法。祝各位好运。下一次,我们聚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现场的时候,希望每个人都会像木心先生所说的那样:
“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饶过岁月。”
来源:内容来自“得到”,学习生态圈,王骁总结提炼。
每一次点赞都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专注于服务金融新媒体
金融投资、财经探索、政策解读及理财攻略
传播行业真相,讨论金融行业需求痛点
项目对接,合作共赢
按住二维码识别关注
把握前沿金融资讯
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更多金融圈资讯!
- 上海旅游节花车大巡游开幕:25辆花车37支表演方队亮相淮海路
- 专注尿道修复技术 世界顶尖专家推荐上海六院Dr.Fu
- 上海今天午后局部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 周日有阵雨
- 上海一大学将电竞解说纳入必修课 通过游戏“学”出一个未来
- 第二届上海文化企业十强十佳十人十大品牌活动入围名单出炉
- 延安路上骑马女子被上海警方依法予以行政警告
- 上海警方依法对闹市骑马女处以行政警告
- 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9月20日开展 倒立的卡车“接棒”巨型狐狸
- 爸爸/妈妈有糖尿病,孩子会被遗传吗?
- 首艘“中国造”极地破冰船“雪龙二号”在上海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