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大丰收背后,活跃在股权投资市场的玩家都有哪些?

纵览全年,2017年的IPO市场绝对是一场狂欢盛宴。狂欢背后,是各大派系分抢股权投资市场的现实。不过,待存量项目瓜分殆尽,下一年的股权投资将何去何从?

作者|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 李洁

来源|资管云

回首2017年,投资界的热门关键词名单一定有:IPO发行的常态化。

自2017年初监管层明确要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以来,IPO审核加速,近几年沉淀的优质股权投资项目有较大比例采用IPO方式退出。

2017年中国企业在包括内地、香港、美国等地上市,战绩辉煌。据wind数据统计,2017年IPO企业数量仅在国内便已达438家,超越2010年的347家,创历史新高。也就是说,2017年,是继2009年创业板开闸后,IPO发行数量的第二个爆发年。

IPO大丰收背后,活跃在股权投资市场的玩家都有哪些?

来源:智信根据清科数据统计(12月数据暂未公布)

统计对象:在内地、香港、美国等地上市的主营地在中国大陆的企业

IPO大丰收背后,活跃在股权投资市场的玩家都有哪些?

来源:智信根据清科数据统计(12月数据暂未公布)

统计对象:在内地、香港、美国等地上市的主营地在中国大陆的企业

 

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来看,得益于IPO审核常态化,2017年不少私募成绩斐然:深创投以IPO退出19家荣登榜首,其他众多私募机构亦表现出色。靓丽成绩单的背后,当前都有哪些活跃在股权投资市场的“玩家”?(注:以下为智信根据投资界于2017年11月30日公布的“2017年前11月VC/PE机构IPO退出情况”整理所得。)

 

1、政府系:

政府资金在支持创投企业、引导资本流向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尖子生”深创投是1999年由深圳市政府出资并引导社会资本出资设立的创投公司。截止2017年11月底,深创投已投资812个项目,其中134家投资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市。

在2017年前11个月的股权投资成绩单中,深创投更是以19家的IPO退出业绩摘冠。

2、券商系:

券商资本很早便开始涉足股权投资市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海通证券。海通证券旗下全资子公司(海通开元)于2008年探索股权直投业务,并且依托母公司丰富的资本市场资源,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7年前11个月,海通开元斩获9家IPO企业。

3、银行系:

虽然银行多以LP身份参与股权投资,但是已有多家银行通过设立子公司等多种方式参与股权投资市场。比如招商银行通过旗下全资附属机构(招银国际)开展股权投资业务。作为一家新锐PE机构,招银国际已在游戏、医疗、影视等多个领域布局,并拿出了2017年前11月有2家投资企业上市的成绩单。

4、民营系:

在股权投资市场上活跃的民营企业非复星集团莫属。2003年复星开始在资本市场上收购,2010年进行全球化布局。根据公开资料统计,经过十几年的深耕经营,复星集团至今已在医药、地产、物流、钢铁等多个领域建立自己的分支,直接和间接控股的公司已经超过100家,已经形成“复星系”帝国。

2017年复星在IPO退出市场的表现毫不逊色,仅前11月便有8家投资企业上市。

5、外资系:

资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潜力市场。面对中国这个巨大市场,众多美元基金在中国建立分支。其中本土化最为成功的便是红杉中国。红杉资本于2005年成立红杉中国,由沈南鹏带领专注中国股权投资。过去十几年,红杉中国管理投资了包括阿里巴巴 、贝达药业、今日头条等在内的300余家企业,帮助众多企业家完成创业理想。

2017年红杉中国共有9家投资企业在海内外上市,排名榜单第七位。

6、专业系:

除了众多有强大背景资源的私募机构以外,市场上还有一部分私募是由一批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吸引资金、开展股权投资的创业者设立。同创伟业就是其中一家,其创始人凭借自己多年来在资本市场业务中积累的能力和资源,于2000年创立同创伟业。17年间,这个老牌PE机构共收获56家上市公司,而2017年更是贡献了10家IPO企业,排名榜单第六位。

7、保险系:

智信通过调研及公开资料查询发现,近年来多家保险机构已经成立与保险产品相关的医疗健康领域的直投平台。保险资金周期性长、资金流稳定等特性使得其在投资长期项目中占据巨大优势。随着参与股权市场的逐渐深入,保险机构已不满足于医疗健康领域,开始涉猎其他领域以满足资金收益需求。经过几年布局,一些保险机构也收获了自己的IPO企业,比如2017年7月,百年人寿首个直投项目发行成功,实现浮盈超20亿。

 

不过,如今IPO项目的丰收得益于以往PE深耕市场多年后积累的存量项目。当众多项目已被一波资本瓜分殆尽后,意味着存量投资的时代已经结束,增量投资时代来临,“赋能式”投资模式将成为未来股权投资模式的主流。

与此同时,股权市场上中后期项目价格持续上扬,一二级市场的套利空间开始缩小,部分热点项目甚至已经出现倒挂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资本要追求性价比更高的投资,则需要布局早期项目。这对投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双重压力,未来股权投资将如何开展?

此外,随着金融机构其他业务的监管趋严,股权投资已成为金融机构转型的不二选择。但是面对早已布局的私募,面对存量投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现状,他们又将何去何从?

智信将于1月20日

北京举办

「股权投资主题研修班」

将带你解决种种困局

 

IPO大丰收背后,活跃在股权投资市场的玩家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