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上事儿了!网信办就“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约谈企业负责人

惊喜要期待,万一出现呢?点击上方金融虎

“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引发监管关注,网信办日前约谈了支付宝、芝麻信用的有关负责人。对于约谈,蚂蚁金服表示,将完善平台治理机制,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摊上事儿了!网信办就“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约谈企业负责人

金融虎讯 1月10日消息,据央视报道,“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引发监管关注,网信办日前约谈了支付宝、芝麻信用的有关负责人。对于约谈,蚂蚁金服表示,将完善平台治理机制,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据报道,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安全协调局近日约谈了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

网络安全协调局负责人指出,支付宝、芝麻信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刚刚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的精神,违背了其前不久签署的《个人信息保护倡议》的承诺;应严格按照网络安全法的要求,加强对支付宝平台的全面排查,进行专项整顿,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针对于此,支付宝和芝麻信用表示,将认真落实监管部门要求,从源头查找问题,深刻汲取教训,全面整改。

蚂蚁金服首席隐私官聂正军表示,针对此次事件,蚂蚁金服管理层高度重视,认为不能停留在表面地就事论事,而要从根本上认真反思和采取切实措施,并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对蚂蚁金服旗下所有业务板块的隐私保护情况启动自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聂正军称,公司目前已建立公司治理层面的管理保障机制。事发第二天,蚂蚁金服宣布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事业部负责人直接向公司总经理汇报。同时,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到岗到人的责任追究机制,实现对重点人员岗位的考核。而蚂蚁金服董事会则会作为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将隐私保护融入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和经营发展战略的治理框架中,明确将其直接上升为健全公司治理的重要原则,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培训,提升全员的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聂正军透露,下一步蚂蚁金服将对支付宝平台全面排查,进行专项整顿,进一步完善平台治理机制。

今年1月3日,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2017年全民账单刷屏朋友圈,随后有媒体质疑,账单默认勾选“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而此协议内容则涉及“你允许芝麻信用收集你的信息”。

摊上事儿了!网信办就“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约谈企业负责人

事件发生后,包括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在内的多家官媒对蚂蚁金服做出批评,人民日报表示,用户知情与否,有选择权还是没选择权,有着霄壤之别。新华社则认为,就用户体验而言,无疑要“果断差评”。而从法律和行业规范角度审视,当务之急该考虑如何防止企业靠默认勾选等小伎俩过度“索要”用户个人信息。

除了支付宝年度账单遭到约谈,蚂蚁金服近日关闭部分用户借呗功能的做法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据上海电视台消息,支付宝旗下小贷产品“蚂蚁借呗”或因涉杠杆过高并违反央行相关监管规定,主动关闭了部分用户账号,以控制借贷余额。

报道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没有任何预兆、没有任何逾期的情况下,部分蚂蚁借呗用户发现自己的账户被关停。

上海电视台称,通过ABS(资产证券化)等手段,蚂蚁借呗的杠杆已经接近80倍,严重违反了相关规定。报道称,而按照上个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蚂蚁金服等小贷公司的资金来源只能是自有资金以及从银行获得的0.5-3倍融资(各地规定有所差异),在蚂蚁借呗所属公司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所在的重庆市,最高融资杠杆为2.3倍。目前,蚂蚁借呗所在公司资产规模38亿元,但累计放款已达3000亿元,杠杆接近80倍。

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曾报道,中国央行相关负责人已经同蚂蚁金服负责人会面,讨论蚂蚁金服的高杠杆问题。

不过,对于这样的质疑,蚂蚁金服并不承认,相关人士回应称,作为一款消费信贷产品,蚂蚁借呗会基于用户的使用情况和信用行为,对用户的资格和额度进行动态调整。因此,部分用户被清退资格或降低额度;或者有部分用户被准入或提高额度,都是正常的。 

聚焦新金融  传递新视角

呆萌、犀利  |  洞查、客观

声明:致力于原创内容,也会分享有质感的文章。

提示:金融虎所发布文章不构成投资与理财建议。

微博:可搜索“金融虎”关键词,或直接 @金融虎

联系:爆料、建议、合作可邮件至 jrh@jinronghu.com

公告金融虎官方网站及APP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金融虎

jinronghu.com-新金融互动平台

摊上事儿了!网信办就“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约谈企业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