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将推动教育、医疗向新城新区布局

《南京将推动教育、医疗向新城新区布局》是由傻大方资讯,傻大方资讯,傻大方资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倾情呈现给您的。

正文开始:





近日召开的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明确了南京2018年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切实做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是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之一。2018年,相关部门将按照市委全会要求,大力推进“城市双修”等工作,在民生工程建设方面补短板求突破,努力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





坚持规划引导,推进城市设计“城市双修”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今年规划部门将大力推进城市设计和“城市双修”双试点工作,打造一批市民公认的年度新增特色地段和特色建筑。坚持“老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推动教育、医疗、工业等非古都核心功能向新城新区布局。在街道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色彩方面,也将继续坚持导则引导,塑造沿明城墙、沿长江、沿秦淮河、沿历史街巷的生态人文特色。





在保障改善民生方面,城市规划将补齐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短板。重点在优化居住结构、老旧小区改造,以及足球场、菜市场、母婴室等民生设施建设上,严格执行配套标准。今年,规划部门还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总抓手,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及省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要求,修订规划技术标准,并指导各区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建设,使城乡居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补民生工程短板,实施棚户区改造新三年计划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在民生工程方面,我市将在补短板上求突破。强力推进雨污分流攻坚行动和城市水环境提升工程,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加强扬尘污染管控;“公厕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东环境资源再生利用中心、江南餐厨垃圾处理厂等环卫设施建设,提升市容环境和城市文明水平;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新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16条干道、461条背街小巷、192个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和一批公园绿地建设,提升城市宜居水平。作为六朝古都,我市还将着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强老城近现代建筑、历史街区风貌保护;加快实施明城墙本体保护修缮,完成外秦淮河沿岸环境整治,助推城墙申遗工作。





过江通道多线并进,不断完善道路体系





目前,南京跨江发展多线并进,长江五桥、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改造、和燕路过江通道、浦仪公路过江通道4条过江通道同步推进建设。此外,我市全面展开仙新路、建宁西路等规划过江通道前期工作,走在全国沿江城市过江通道建设前列,刷新南京过江通道建设历史新纪录。





在过江通道连接线建设上,江北纬七路快速化改造桥隧部分本月已经通车,大桥北路快速化改造主体工程也将在年内与长江大桥维修改造工程同步完成。这将大大增强过江通道的疏解能力。





主城内道路体系将不断完善。今年我市将推进苜蓿园大街南延工程、中央北路(中央门立交—和燕路段)、光华路东延跨绕城公路立交等工程,开建红山南路东延二期、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长乐东路、岱山东路北延等工程,还将打通一批断头路、拥堵路段和节点。





整治600条背街小巷,推进垃圾分类





截至去年底,全市已有560个小区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不过这些小区的居民参与率还不到50%。今年,对已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城管部门将采取措施重点提高居民的参与率,计划用一年时间将参与率提高到60%—70%。市城管局还计划在每个区选择一个街道,成片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新的一年,市城管局已经确定了精细化整治600条背街小巷的新目标,同时结合城市主次干道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夜景照明提升工程。在停车秩序管理方面,将尽可能提高空间资源利用率,在更多居民居住区域推进建设立体式停车泊位,缓解“停车难”。





据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