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视点 | 市场上行或短期承压,切莫轻易追涨

投研视点 | 市场上行或短期承压,切莫轻易追涨

投研视点 | 市场上行或短期承压,切莫轻易追涨

嘉合市场观察周报2018.01.15一周市场回顾一周市场回顾|股票市场

上周市场继续呈单边上行格局,沪指十一连阳,再创近期反弹新高3435.42点。行业板块方面,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和房地产板块涨幅居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和国防军工板块跌幅居前。截至周五收盘,沪指报3428.94点,周涨幅1.10%,深指报11461.99点,周涨幅1.05%,两市日均成交4991.8亿。具体来看,上周沪指依托5日均线一路上涨,周一指数呈量价齐升态势,其余四个交易日量能均持续萎缩,指数涨幅收窄。从周K线上看,5周均线即将上穿10周均线,大盘整体重心上移,中期趋势向好;日K线上看,沪指多次下探下方3410点支撑并且没有跌破,说明下方承接力度较为明显,但是MACD红柱缩短,BOLL跌破上轨,指数的整理需求继续升温,在目前仅有存量资金博弈的环境下,预计短期市场将以窄幅震荡为主。

一周市场回顾|债券市场

央行周五进行1400亿7天、1300亿14天逆回购操作,当日900亿逆回购到期,单日净投放1800亿。Wind数据显示,本周有4100亿逆回购到期,本周净投放400亿元。此外,央行就7、14、28和63天期逆回购操作需求询量。周四进行300亿7天、300亿14天逆回购操作,当日300亿逆回购到期,单日净投放300亿。周三连续12日空窗后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周三进行600亿7天、600亿14天逆回购操作,当日1200亿逆回购到期,完全对冲到期规模。随着流动性重归中性,“削峰”操作也告一段落。结合后续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及税期等因素判断,预计中旬央行将加大操作力度,公开市场操作将转为“填谷”。

主要观点

投研视点 | 市场上行或短期承压,切莫轻易追涨

 

 股票市场

投研视点 | 市场上行或短期承压,切莫轻易追涨

沪指继续一骑绝尘大盘上行或承压。上周市场延续强势表现。上证综指上涨1.10%,收于3428.94点。中小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0.52%和下跌0.87%,收于7755.69点和1785.71点,两市成交量较上周温和放大。板块方面,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及房地产等申万一级行业涨幅居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国防军工板块跌幅居前。

自2018年以来,股指迎来一波强势上涨,给今年行情开了个好头,增强了市场整体的做多信心。但市场目前的上涨更多的是依赖部分权重蓝筹的持续上行,而非个股的全面上涨,表明市场整体仍处于板块轮动的存量资金博弈格局。且大盘连续拉升后上涨已出现明显乏力,指数整理或回调需求大幅提升,市场上行或短期承压,切莫轻易追涨。我们认为,只要大趋势不变,回调反而是一个健康市场的基础,同时也是寻求低位补涨的机会,建议关注低估蓝筹和绩优成长股。

建议投资者继续深挖优质标的,逢低可积极布局。选股方面,仍应以绩优为导向,特别是对于那些未来具有较为确定成长空间且估值合理的标的大胆买入。板块方面,仍长期看好医药、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未来具有较为确定成长性的投资机会。

投研视点 | 市场上行或短期承压,切莫轻易追涨

债券市场

投研视点 | 市场上行或短期承压,切莫轻易追涨

流动性回归中性资金面仍将维稳偏紧。对非银机构来说,目前流动性仍属正常范畴,唯融入利率在抬升,主要还是在于央行此前持续净回笼的效应进一步显现。预计月中缴税将对资金面带来扰动,且中国农历春节前银行备付需求增加,从而提升市场谨慎预期。不过从央行推出临时准备金动用等机制来看,维稳姿态犹在,后续需关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情况。在监管趋严环境下,金融机构资金过桥作用被削弱,银行和非银、大银行和小银行的流动性分层可能进一步加剧,往后资金面又会回归偏紧局面。

投研视点 | 市场上行或短期承压,切莫轻易追涨

宏观经济

投研视点 | 市场上行或短期承压,切莫轻易追涨

国内经济,通胀压力不大,货币更加中性。往前看,受食品价格季节性走强、春节错位等短期因素影响,CPI同比在2、3月份大概率维持在2%上方,但依然温和;国际油价虽强,但国内地产、基建需求端回落,基数抬升,PPI同比仍趋回落,通胀整体压力不大。且2%左右的CPI、趋势向下的PPI并不会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牵制,今年的政策重心在于防风险、去杠杆,意味着货币政策难松。但在双支柱的框架下,监管政策密集落地会逐步加强宏观审慎的调控效力,有助于货币政策向中性回归。

国外经济,原油价格再升,CRB指数续升,美元指数下跌。上周原油价格继续上行,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推动原油需求增加,而供给释放进程较缓,美国遭遇罕见寒冬,冬季风暴致能源紧张,美国石油活跃钻机数下降,推动石油价格继续走高。上周CRB指数续升。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叠加欧洲经济向好压制美元,上周美元指数再度下跌。

本文数据来源:wind资讯

风险提示:

本文件中的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嘉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合基金”)或嘉合基金的相关部门、雇员不就本文件涉及的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或收益担保,也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文件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嘉合基金在本文件中的所有观点仅代表嘉合基金在本文件成文时的观点,嘉合基金有权对其进行调整。本文件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若有),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嘉合基金的立场,嘉合基金不对其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本文件的著作权为嘉合基金所有。未经嘉合基金的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将此文件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修改或发布。如转载、引用或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嘉财万贯",且不得对本文件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

投研视点 | 市场上行或短期承压,切莫轻易追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