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赢在起跑线」,才有机会加入「人生胜利组」吗?
《孩子要「赢在起跑线」,才有机会加入「人生胜利组」吗?》,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近日,印度话题电影《起跑线》在清明档占据了重要一席,影片凭借寓教于乐的教育题材、以及迅速积累的不俗口碑,吸引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阖家观影。《起跑线》不仅是讲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家长和年轻观众群体同样具有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
影片讲述印度夫妇拉吉和米塔为让女儿上个好学校,演绎现代版“孟母三迁”的故事。印度电影特有的轻松喜剧叙事手法,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现实教育题材的沉重,这对活宝夫妇从普通人家“穿越”到上流富人区,又“穿越”到贫民窟,却频频遭遇“水土不服”,引发层层笑料。
在印度,公立学校教育水平低、硬件设施差,但凡有点条件的家庭,都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但印度政府规定每所学校都必须有25%的入学配额留给贫困学生。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争夺“贫困生”名额也让富人们不择手段。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对贫穷夫妻,他们虽穷却善良到偏执,当得知自己儿子无法入学时也只是一句“穷人是没有资格大喜大悲的”。
又是一部印度电影,又是一部很像在说中国的电影。一个印度同行——开时尚服装店的老板一家人为了把女儿送到最好的学校去,可谓机关算尽,洋相百出的故事。
全世界的中产阶级在子女上学的问题上,终于实现了同呼吸,共命运的高度共情。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并不是中国特色,这属于“环球同此凉热”的问题,不分肤色、种族和国家。
这使得面临相似教育问题的中国观众很有代入感,尤其是妈妈米塔执意要让女儿上好学校的焦虑,令很多家长感同身受。
教育的严与松有时是一种悖论。
严,孩子可能失去儿童的天真快乐。
松,孩子长大后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可能败下阵来。
这几乎是无法调和的矛盾,但也是合理的。
严酷地训练孩子的生存技能,绝对是必要的。
但是我们也看见,有很多努力是盲目的:
一个小女孩,学数学、文学、钢琴、书法、舞蹈、武术、花样滑冰……
简直是这世上能学的都学了,可这些技艺,真能每一项都为她将来的幸福舔砖加瓦吗?
结果可能是,她学了很多今后再也没用过的技艺,却可能从未体验过没心没肺的童年生活。因为,我们总得留点时间,让孩子们体会无忧无虑的童年,以及,让他们把最喜欢、最适合做的部分,打磨到最强。
对普通人来说,孩子成功的定义是趋同的——自食其力。所以,从这个终点往回倒的时候发现,上重点、进985、211就是最靠谱的路径,如果孩子学霸,还能考藤校,那就更好了,有了升级阶层的机会。
但无论是上重点,去名校,它们也只是路径,而且不是唯一路径,没有名校能够保证事业成功,更不保证人生幸福。而如果把这样的路径作为结果来倒推时,所谓“起跑线”也就很难不偏差了。
人生充满竞争,但终究不是赛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奖杯,并不都在唯一的终点。家长总是想了太多自己的憧憬,却很少去问孩子的愿望,而功利教育最终只会让人迷失。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青春工程立场!
关于创青春工程
创青春工程凭借完善的业务体系和专业化的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开发、运营、推广一体化解决代运营服务。精心打造方案,透切市场需求,个性营销服务定制,专注质量效果,帮助企业开展分销等多个层面的业务,实现精准营销。
创青春工程藉由“双创故事网络微视频大赛”与全国20多个省约3000所高校联合开展创新创业生态落地建设,搭建校企互动平台。汇集政府、高校、企业、人才、资本、媒体、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等优质社会资源。实行创业导师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优质项目管理孵化、创投机构孵化为主要目标。
- 心理测试:你最想让宝宝住下面哪个房间?测你此生有几个孩子!
- 立秋了,孩子吃了身体壮,个子高,这菜少不了,一端上桌就光光!
- 为母亲针灸能给孩子治病?院方:系思考和探讨,非临床研究
- 【津云微视·纪录】中秋 教孩子吟唱一首古诗吧
- 秋天要经常做这菜,给家人清洁肠道,消食开胃,大人孩子都爱吃!
- 开灯睡觉真会影响孩子身高吗?看完再也不敢不关灯睡了
- 杭州西湖区十多家“幼儿园”被查后续——多数孩子就读新园
- 夫妻在迪士尼顺走别人童车:我要放包 你有孩子了不起啊
- 迪士尼的唐老鸭把网友萌翻了:哄半天发现抱错孩子
- 孩子玩游戏误付费 游戏厂商:被虚拟平台收取 无法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