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七星河保护区发现大面积世界濒危植物貉藻
《黑龙江七星河保护区发现大面积世界濒危植物貉藻》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新华社哈尔滨9月29日电(记者王凯)记者29日从黑龙江省林业厅了解到,黑龙江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近日在辖区开展湿地本底调查工作时,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世界濒危植物——貉藻,且分布面积较大。
2017年9月20日至9月23日,参与植物资源调查的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姚允龙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植物分类学教师张欣欣博士与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全体科研科人员,深入到七星河湿地西大泡站,在核心区的睡莲湖内发现有大面积的貉藻分布,睡莲湖入湖口处约有600平方米明水面积的密集分布,另外,在此处西侧沿睡莲湖边缘芦苇荡内及入湖船道约2000余米的延长线上均有零星分布。
经专家团两次进入该区域核查后发现,貉藻长势良好,多漂浮于狐尾藻、萍蓬草及芦苇之中,集中分布区域水深1.7米至2米,船道水深2.3米至2.6米。植株数量约5000余株。所见貉藻均生长出了球状的越冬芽,有的甚至一株生有2至3颗越冬芽,清晰可见芽苞质地紧密饱满。
专家介绍,貉藻对其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多生活于干净温暖的浅水区,它的生长不仅需要充足阳光,还要求水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水平较低。另外,貉藻自身又有净化水体的功能,因此它的存在不仅标志着当地的水质特别好,更会使这里的水得到进一步净化。
据资料记载,貉藻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但也极其罕见,在我国仅分布于黑龙江省。1999年,貉藻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一级野生植物保护名录,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植物。据本次调查的专家介绍,该物种2015年在黑龙江富锦三环泡国家湿地公园内曾发现过,数量不多。而今在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大面积分布,且数量多达5000余株,这在国内尚属罕见。
- 黑龙江省医疗队圆满完成援非“光明行”任务 做300余例白内障手术
- 生态学博士格西沟保护区险遇险,错过金钱豹猎杀毛冠鹿一幕
- 黑龙江大庆高新区:综合考评机制激发干警工作潜能
- 黑龙江某供热公司内不愉快的一幕
- 海南西部实现三大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巡回法庭全覆盖
-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逾万条鳄鱼完成越冬转场
- 黑龙江查处一批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违纪案件
- 【家族展播季】子龙明星队黑龙江丽荷广场舞《小调情歌桃花红》个
- “科悉·乐聚杯”黑龙江省机器人联赛进入倒计时
- 13个地区养老金支付能力不足1年 黑龙江亏空超2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