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划定人均菜地最低保有量:4厘地(26.67平米)

《泸州划定人均菜地最低保有量:4厘地(26.67平米)》,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

正文开始:





四川在线消息(简放鹏 记者唐泽文)近日,记者从泸州市农业局获悉,泸州近期将采取优化产业布局、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以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以确保蔬菜、畜产品、水产品市场供应和保持价格基本稳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在优化产业布局上,结合泸州城市发展“双两百”规划,泸州调整生产布局,做好基地规划、环境保护工作。全市按照城市人口人均4厘地(26.67平方米)标准划定常年菜地,实行最低保有量制度和更为严格的占补平衡及补偿机制,各区县按此标准划定常年基本菜地。鼓励农业公司和种植大户在泸州蔬菜产业优势规划区建立生产基地,确保稳定供应渠道,保障泸州蔬菜供应及外销需要。





据介绍,按照营养学家的观点,一个人一天需要消耗0.4至0.5千克蔬菜,才能保障营养需求。每天0.4至0.5千克蔬菜的提供,需要的菜地最低保有量为4厘地。





在加大资金投入上,泸州市级财政须确保市级新菜地建设专项资金每年按10%幅度增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蔬菜标准化生产(养殖)基地建设,稳定和增加郊区蔬菜种植面积,提升畜牧、水产业养殖水平,提高本地当季蔬菜自给能力,促进泸州“菜篮子”产业健康发展。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泸州将整合产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涉农项目,加强以工补农耕地质量、水渠和路网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基地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泸州还将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普及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支持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支持生猪、肉牛、肉羊、家禽、水产良种化,提高优良种苗供应能力。通过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