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飞正传:一首支离破碎的现代诗
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阿飞正传:一首支离破碎的现代诗】1990年12月15日 , 王家卫执导的《阿飞正传》在香港上映 。 这部电影之后被称为香港影坛上最出色的电影之一 , 获奖无数 , 影响深远 。 它是王家卫一举登上文艺片顶峰的代表之作 , 同时也是张国荣第一次真正发现自己、并且自觉地以一位艺术家的标准来参照和完成自己的一座里程碑 。 对于整个香港人而言 , 《阿飞正传》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 那是有关香港人的漂泊与孤独的一种精神历程 。 28年后的今天 , 2018年06月25日 , 《阿飞正传》4K修复版终于在国内的艺术影院联盟上映了 。 物是人非整整28年 , 那只路过人间的无脚鸟 , 早已飞走多年 , 而在电影中独舞的他还是何等花样年华 , 看时光逝去后 , 更显得与众不同的影像之美 , 静静在电影院的黑暗之中 , 感受溢满屏幕的孤独与寻觅 。
每个人都想问《阿飞正传》这部电影想讲述什么?网上有无数人在问 , 也有无数大神在解答 , 如果你要问我 , 这部大段的文艺独白、恋物情结、对时间极敏感、对数字极迷恋的电影 , 到底关于是什么?也许我的回答是:这是一首支离破碎的现代诗 。
每一代都会痛苦 , 每一代都有迷茫 , 每一代都在“垮掉” 。 在全球移民的大时代下 , 孤独和漂泊感驱之不散 , 相守相依 。 阿飞的意义 , 《阿飞正传》的意义 , 恰恰在于那并非个案 , 而是能够穿越重重的时空 , 激活每个人心中的共鸣感 。 张国荣扮演的旭仔 , 是一个现代意义上不折不扣的浪子 , 他宣布他一生都像只流浪的鸟 , 展开欲望之翼 , 自认为到死才能停歇 , 他飞来又飞去 , 没有一个永久的栖息地 。 正如张国荣的一首歌中的歌词:“疲惫奔波之后我决定做一个叛徒/不管功成名就没有什么能将我拦阻/我四处漫步我肆无忌惮/狂傲的姿态中再也感受不到束缚” 。
文章图片
《阿飞正传》描绘了有这样一种人 , 他们无所信靠 , 无所依托 , 永远在飞 , 从来不会在一个地方安定下来 。 地上的人 , 无论男女都仰望他们 , 追逐他们 , 争着把爱情奉献给他们 , 然而没有人追得上 , 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 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 得到的 , 都是不要的 , 甚至别人给予的爱也太重了 , 没办法载着 , 只能丢掉 。 也许他们飞得很潇洒 , 很自在 , 也许他们还记得4月16日下午三点钟前的1分钟 , 也许他们一开始就死去了 , 因为他们过着没有根基的生活 。
每个人都是一个深渊 , 当人们往下看的时候 , 会觉得头晕目眩 。 旭仔不过是人群之中 , 最深的那个深渊 , 在生命破碎中呢喃 , 与个人生命的悖论深渊厮守在一起 , 无法攀爬出来 。 旭仔活得太任性 , 他从不粉饰 , 从不深思熟虑后再确定 。 他从不控制自己的情绪 , 也没有控制的迹象 , 既蛮横又率真 。 他就是那只无脚鸟 , 盲目地飞啊飞啊 , 徘徊着想找到那个歇脚点 , 却只能一次又一次沉睡在风里 。 无论是单纯沉静的女友 , 还是悍勇热烈的女友 , 都不能令这个浪子靠岸 。 于是 , 一个又一个前赴后继的女子 , “有情”落在“无情”中了 , 惆怅、悲凉、柔肠百转 , 百转而寸断——但假如没有遇到旭仔 , 也许她们不过是平淡结婚生子、青春芳华虚度吧?无脚鸟 , 他携带这唯一的生命横冲直撞 , 绝对忠实之 , 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 精疲力竭方才彻底停下 。
文章图片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戴着枷锁、关在笼中的鸟 , 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生活 , 而他却是一只不受束缚的、一直在飞的无脚鸟 。 旭仔关于无脚鸟的生命感觉和不按牌理出牌的表达 , 就是赤裸裸的自我 , 他生命的本来面目 。 反正到头来都是要死的 , 人只能活这么几十年 , 如何才能对生命这几十年作一种有效的扩张?也许就是无根无止一样的漂泊与寻觅 。 他活得过于纯粹了 , 因为纯粹而透明 , 因为过于透明 , 尘世一定会给他致命的伤害 , 这是早晚的事 。 他自己也很清楚 , 前方等待着自己的破碎的必然结局 。 最终 , 他都没有找到这个世界的意义 , 并没有从哪里伸出来的一双手 , 无限温柔地握住他的坠落 , 抱住他手足无措、漂泊无根的情绪 。 最终 , 他给世界留下一地美丽危险的碎片 , 让红眼睛的上帝和那些对他又爱又恨的人们 , 去弯腰慢慢打扫 。
幸福就像玻璃 , 很容易破碎 。 那些容易破碎变形的好时光 , 终要沾染上无可奈何与无法相爱 。 整部戏中 , 每一个人都有对爱的渴求 , 每一个人都很孤独 , 然而谁都逃不掉那种孤独感 。 王家卫用声色光影交错的手法来表达这种孤独感 。 觉得王家卫电影有如杜拉斯小说 , 不是流畅完整的那种 , 相反 , 支离破碎 。 长拍镜头伴随着不断的变焦 , 画面时而朦胧 , 时而清晰 , 恍恍惚惚在梦里一般 。 大量的焦点变化 , 让我们的注意力不停的移动 , 在画面的每个角落扫过 , 故事恍恍惚惚 , 患得患失 , 想抓又抓不住 , 有一种晃晃荡荡、心神不安的感觉 。 那种无家可归的现代性的感觉 。
文章图片
在夜色降临后 , 多少人感到时间的支离破碎和空间的若有若无 。 现代社会中的无信仰者 , 爱无能者 , 虚无主义者 , 社会边缘群体 , 他们所感受到的孤单、无助、希望的破灭、对自尊心的打击、对命运的无奈与悲愤、对前途的恐惧与徘徊 , 不是局外人所能完全体会理解的 。 他们生活在对未来的一种不确定和对未知的恐惧中 。 对生活失去控制 , 陷入角色的错乱 。 他们的角色和行为规范 , 因时代的动荡、社会的剧变 , 而变得模糊不清 。 他们害怕去面对父母、工作 , 还有朋友;他们害怕结婚 , 不知道承担一份长期关系之后如何生活;他们发现自己没有了安全感 , 对世界充满了无名的愤恨;他们无法医治自己破碎的心 , 谁也不能包扎他们的伤口 。
看张国荣主演的电影 , 看王家卫电影 , 会让人跟着感性、任性 , 这是其神秘的魔力 。 不能太沉溺 , 只能偶尔看 , 再到阳光下晒暖那些阴郁 。 电影有时就像我们灵魂深处遗失的幻想 , 你在接触它的同时 , 体会着破碎……但幸好 , 隔着银幕 , 坐在观众席中的我们 , 在一份安全的距离 。 旭仔空洞而又充满色彩的一生 , 好像在向我们诉说 , 其实人生是可以没有意义的 , 对比华仔扮演的警察角色 , 那才是普通人应该有的样子 , 可是在声色光影的世界里 , 我们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 活在那样沉闷的人间 。 感觉王家卫给我们的精神营造了另外一个世界 , 我们在里面可以肆意挥洒青春 , 可以任性 , 可以无欲无求 , 可以随心所欲 , 那是一个我们想去却不能去、想要却无法得到的世界 。 我们欣赏跌宕起伏的人生 , 那无疑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 , 然而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 , 具有普通人生那种简单、稳定的温暖 , 不要大起大落 , 不要死去活来 , 因为这种生命疯狂的孤独漂泊与寻觅 , 只有植入到电影语言本身之中才是美妙的 , 才让我们失去理性的判别力 , 除深堕其中别无他法 。 这种美妙甚至掩盖了我们进入真实人世的一番挣扎所必然直面的破碎和美感消弭 。 只有在电影里 , 才人人都有一张好整以睱的、落寞却美丽的脸 , 连痛苦都扎着蝴蝶结 。
- 正是一首清新美好诗,全诗流畅自然
- 生命中的浪漫,就是一首浪漫的诗
- 史上最美的一首春夜诗,中间10个字美到灵魂里,成朋友圈金句
- 一个人独坐,借着窗外影影绰绰的月光,选一首忧伤的纯音乐
- 为长廊写一首诗
- 莫言最美的一首诗: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 一首动人的歌曲,追忆、感念一份美好
- 轰动全球的一首短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 刘邦一生作诗2首,皆为千古绝唱,乾隆4万首,仅一首入选小学课本
- 一首老歌还在回放,只是回味出了不一样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