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青春期的朋友》——青春期
每个成长中的青春期女孩 , 都在不断经历来自身体发育、学业压力、外界变化的挑战 , 甚至时常在杂乱信息中迷失自我 。 成长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 青春期怎么安稳过渡?女孩们如何从容自信地拥抱属于她们的未来?
日前 , 《我有一个青春期的朋友》分享会上 , 单立人喜剧人佳佳、青年志主编Lisa、抖音达人周紫复、科普作家李建平、高中生朵朵、初中生杜一苇就身体发育、人际交往、亲子关系、自我认知等话题分享观点 。
青春期是一个改变时时都在发生的阶段——身体会发生巨大变化 , 会经历前所未有的亲子关系 , 会结交终生难忘的朋友 , 甚至会第一次体会到爱情的滋味 , 不停经历相遇与分别 , 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在这个时期开始追问“我究竟是什么模样”……所有的这些变化中 , 最先到来的是身体的变化 。
青春期的到来 , 对女孩来说最明显的标志之一是来例假 。 佳佳、Lisa和朵朵都分享了跟例假有关的故事 , 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到焦虑和沮丧 。 但对身体变化的焦虑在新一代孩子的身上貌似减轻了很多 。 青春期也是很容易关注外表的时期 , 但其实多高多矮、多胖多瘦 , 这些让孩子焦虑的问题 , 只要等一等 , 就不是问题了 。 likeuu联合UCCAkids希望为8-15岁青少年创造舒适、无束缚的成长体验 , 倡导每个孩子保有好奇心 , 通过小小的内衣探索身体 , 探索内心 , 探索世界 。
交厉害朋友的秘诀是什么?青春期关注的“人际交往”讨论环节 , Lisa的女儿比较内向 , 她对女儿交朋友的态度是“不一定所有人都要成为你的朋友 , 青春期可以给孩子一种支持 , 就是你可以是你自己的样子 。 有人不喜欢自己 , 或自己不是那个最受欢迎的人 , 都没有关系 。 ”
文章图片
青春期也是很多人第一次有意识地审视自己的时刻 , 往往会有一个高频问题——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朵朵表示自己还没想好 , 可能高中过一段时间才会有想法 。 一苇则表达了困惑:身边的人都有钻研得很深的事情 , 自己好像不知道对什么真正感兴趣 。 Lisa表示小时候也是一个很没有想法的孩子 , 随波逐流 , “差不多40岁的时候才找到想做的事情 , 不论早晚 , 只要有机会去做 , 就是幸运的 。 ”思考的孩子和真诚的大人相遇互动 , 消解了青春期的焦虑 。
<<
文章图片
世界呼啦圈大师玛拉瓦·易卜拉欣写给女孩们的青春期全面指南 , 从身体变化、健康生活方式、情感和人际关系等维度 , 分享成长的种种烦恼与惊喜:胸部变化、青春痘、月经……插图极富创意 , 用摄影形式再现主题 。
文章图片
《男孩女孩的第1本身体书——关于长大的最好回答》融会前沿生理教育理念和创新的视觉表现形式 , 将青少年渴望了解的身体知识以专业亲切的笔触一一道来 。 摄影家扬·冯·赫立本以风趣幽默的方式拍摄30位青少年影像 , 告诉青少年每个身体变化的时刻 , 都是值得珍重的上天的礼物 。 在通往青春期的路上 , 每个孩子都不是孤军作战 。
文章图片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从校园、社交、爱好、家庭等四大生活领域 , 围绕“内向性格”的表现 , 展开讨论分析 , 并提供方法指导 , 让我们以崭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孩子的内向性格 , 并协助其发挥出最大优势 。
文章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边玉芳教授给家长的家教书 , 基于百年心理学研究成果 , 揭示中国儿童、青少年成长规律 , 涵盖家长最关心、渴望了解的青春期的家庭教育问题 , 帮助爸爸妈妈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发展历程 , 为孩子一生发展储存心理能量 。
文章图片
主持少女杂志医学专栏20多年的青春期医生为女孩们贴心讲解月经这件事:初次月经的预兆、上学期间如何准备月经包、弄脏了衣服怎样求助、如何与爸爸或者男同学谈论月经、感觉不适时如何大方表达……全书以一种好玩、坦率、活泼、时尚的方式 , 科普女孩青春期身体结构的变化 , 更自信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
文章图片
【《我有一个青春期的朋友》——青春期】《给女孩的身体书》是给6-18岁女孩的成长小百科 , 以女孩身体特征和发育状态为基础 , 用轻松愉快的对话方式 , 从专业角度帮助女孩了解成长中的自己 , 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同时帮助成年人理解青春期女孩 , 破解亲子间沟通密码 , 让孩子在理解、尊重与关爱中长大 。
- 《沉香如屑》一颗心救了他两次
- 《欢乐颂3》朱喆明明买了房,为何要在弟妹面前故意装穷?太现实!
- 《金婚》让人意难平!渣男佟志,活该被第三者李天骄“折磨”
- 《我的世界》手机壁纸,看到第一张我忍不住哭了
- 国家相册第五季第7集《雷锋不会老》
- 《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嫁给王秀伟后,她的结局如何?
- 《挑战古人100天》:没有网络和电子产品,宋朝果然有料又好玩
- 《罗马假日》:爱一个人却无法拥有他,可以把他深藏在心底
- 《星汉灿烂》四对CP四种相处模式,皆是恋爱教科书
- 《庭外》:不到最后时刻,你永远不知道情感盲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