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雪妈妈
【孩子的东西被抢,是该让娃“谦让”还是抢回来?家长别做糊涂事】孩子玩具被抢 ,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怎么办?相信大部分家长都有遇到过这种问题 。 一般情况下 , 大部分父母都是教育孩子“谦让” , 显得我们大度一些 , 可是这对孩子真的好吗?
记得小雪两岁多的时候 , 有次和表姐一家一起开车出去玩 , 女儿带了一个玩具 , 大人们在准备午餐 , 小孩子在一起玩游戏 , 没多大会两个孩子因为玩具发生了矛盾 。
文章图片
女儿喊着这个玩具是舅舅买的 , 属于自己的 , 表姐家儿子死抓着玩具不松手 , 意思就是我要玩 , 不给我就不行 。 作为长辈我赶紧过去教育女儿“你是姐姐 , 让着点弟弟 , 玩一会没啥事 , 你都玩几天了 , 让你弟弟玩会!”
主要是碍于自己的面子 , 我的语气稍微重了点 , 让女儿把玩具让给了弟弟 。 接下来一路上女儿都不是很高兴 , 快到家的时候 , 女儿想要回自己的玩具 。 没想到表姐孩子死死抱着玩具 , 一副占为己有的样子 , 表姐尴尬地哄了半天也没有用 。
文章图片
回去以后我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 , 发现自己的处理方法真的错了 , 为了大人的面子 , 要求孩子无条件的退让 , 结果换来的不是谢谢 , 而是对方的自私 , 这种“谦让”并不是教给孩子大度 , 而是让她受到了伤害 。
而且对于一些孩子 , 并不是你大度分享就能换来对方的“大度” , 只会助长对方的脾气 , 让对方觉得你家孩子是好欺负的 。
文章图片
谦让分享 , 应该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下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都知道 , 也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分享的启蒙故事 。 可是很多家长陷入了一个误区 , 孩子的分享并不是在逼迫的条件下进行 , 而是自愿主动分享自己的东西 。
什么样的分享应该值得学习?我觉得好比有一份蛋糕 , 蛋糕切成了好几份 , 孩子主动分享自己的蛋糕给别人 , 这种做法可以培养孩子的分享和大度 。
文章图片
但如果说孩子主动谦让 , 对方不但不感激 , 而且试图占据我们的东西 , 那这种情况属于孩子的“物品所有权”被抢夺 , 这种就不属于谦让 , 容易伤害孩子的占有欲 。
再者来讲 , 孩子两岁多后渐渐拥有了物权意识 , 对自己抓到手的 , 或者属于自己的物品 , 拥有很强的占有欲 , 这种“自私”是天生的 , 每个人都存在的 , 家长不要错认为是孩子“不大度” 。 这个阶段家长要保护好孩子的占有欲 , 等孩子慢慢大一些 , 再教会孩子分享 。
文章图片
教会孩子合理的谦让 , 但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
谦让是一种好习惯 , 有利于更好地交朋友 , 向外界释放善意 。 可是无条件的示好对方 , 容易养成孩子“讨好型人格” , 过多在意别人意见 , 从而丢失掉自己的喜好和感受 。
第一 , 友好的教育孩子分享
比如说两个孩子同时玩一个玩具 , 对方谦让让我们先玩半个小时 , 那么结束后我们应该主动给对方 。 或者说我们分享了我们的零食 , 对方接纳后友好的释放善意 , 同时给我们分享了他的玩具 , 那么孩子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 , 还有被分享的快乐 , 这种分享更能激发孩子的自主性 。
文章图片
第二 , 孩子被抢 , 家长要教会孩子捍卫自己的权益
父母要告诉孩子 , 物品支配权在你的手里 , 你可以选择分享给对方 , 也可以选择拒绝 。 但如果对方不讲道理的抢夺 , 那么你可以坚决地捍卫自己的物品权 , 大声地拒绝对方 。 同样的我们也不能在没有征求别人同意的情况下 , 去抢夺别人的东西 , 这是无礼的做法 。
文章图片
面对“抢夺者” , 如果你有足够的力量 , 那么勇敢地夺回自己的东西 。 但如果你力气不够 , 可以寻求爸爸妈妈 , 或者老师的帮助 , 而不是害怕忍让 , 不然孩子将来容易被人欺负 。
关注孩子权益的同时 , 我们也要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好孩子 , 不去欺负别人 , 不去霸道的占有别人的东西 , 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成长 。
- 有这三种性格的妈妈,正在慢慢毁掉孩子,家长别不当回事了
- 孩子睡觉满床打滚,是带娃方式出了问题吗?不见得,家长自查
- 五行齐全的人很少吗 五行齐全的人好吗
- 正月初六出生的人命好吗 命运怎么样
- 正月初六出生的人什么命 是大富大贵之命吗
- 春捂≠穿得多,捂好宝宝的几个部位,才能安然度过天气多变的春季
- 芫茜煲水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
- 枸杞烘干的方法是什么
- 贝嫂反卷!当妈23年从不鸡娃,4孩子放任生长,小七发胖也不管
- 番茄虾球是哪个地方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