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张飞、关羽两个人的人脉差距到底有多大

做事留一线 , 日后好相见 。 意思就是说做事情要留有余地 , 千万不要做绝 。 哪怕是极其厌恶的人或者事 , 也要给自己留下一定的操作空间 。
唯有如此 , 在后续的发展之中 , 相互之间才有面子可卖 。 只可惜如此简单的一个道理 , 中国古代历史中一直都有人不怎么相信 。
不仅如此 , 他们似乎更喜欢将事情做绝 。 今朝有酒今朝醉 , 至于明天将会如何 , 谁又放在心上呢?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张飞、关羽两个人的人脉差距到底有多大
文章图片
像三国时期同为刘备的结义兄弟 , 张飞、关羽二人 , 便给后人生动形象地上了一课 。
自刘禅出门乞降 , 蜀国灭亡后 , 张飞家族安然无恙 , 关羽家族却满门被杀 , 仅有一人因前往山中采药而苟活 。 原因就在于 , 关羽绝对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
反观张飞 , 倒是真正将“粗中有细”这四个字 , 玩得淋漓尽致 , 他的家族即便到了曹魏政权之下 , 依旧过得顺风顺水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张飞、关羽两个人的人脉差距到底有多大
文章图片
自断退路的关羽《蜀记》中记载:庞德子会 , 随锺、邓伐蜀 , 蜀破 , 尽灭关氏家 。
名不见经传的庞会 , 为何会将关羽灭族 , “庞德子”三个字 , 便是答案 。 曾经襄樊之战中 , 关羽在两军阵前将庞德斩杀 , 这让庞氏族人一直等待着复仇的机会 。
尽管在后续的战斗过程中 , 关羽败走麦城 , 最终被孙权砍下头颅 。 可庞氏族人 , 却不会就这样放过关羽 , 无法找他本人报仇 , 他的族人总该承担怒火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张飞、关羽两个人的人脉差距到底有多大
文章图片
其实关羽也不想杀庞德 , 和选择投降的于禁相比 , 庞德显然更受关羽敬重 。 只是无论关羽怎么劝降 , 庞德就是不听 , 还顺带将刘备给骂了一顿 。 这下好了 , 关羽把退路堵死了 , 他自然不可能让庞德好过 。
然而关羽没有想到 , 他完全可以将庞德关押起来让刘备发落 , 降或者不降 , 让刘备去头疼 。 到时候即便真的杀了 , 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张飞、关羽两个人的人脉差距到底有多大
文章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 , 史学家们大多选择相信即便庞会不杀关羽族人 , 其他魏军将领也会下手 。 无他 , 只因关羽以前实在太嚣张 。
面对天下绝大多数武将 , 关羽的评论几乎都是“插标卖首”之辈 , 一点面子也不给别人留 。 那也多亏是其他人打不过关二爷 , 否则根本就不会在乎关羽的面子有多大 。
这不 , 让孙权找到机会以后 , 哪怕可能遭到报复 , 孙权也选择弄死关羽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张飞、关羽两个人的人脉差距到底有多大
文章图片
人脉差距
其次 , 就是张飞、关羽这两个人的人脉差距实在太大 。 史书中记载 , 张飞曾迎娶夏侯氏为妻 , 从这层关系上来讲 , 他还要叫夏侯渊和夏侯惇为叔叔 。
而彼时夏侯家族 , 在曹魏阵营中有多大的话语权 , 相信大家都清楚 。 三国时期 , 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 , 各个诸侯也不会在乎同个家族 , 是否会有其他族人存在于其他政权 , 这几乎已经成了众所周知的潜规则 。
以诸葛亮一家三兄弟为例 , 老大诸葛瑾在孙权手下做到了大将军的职位 , 他成了蜀国宰相 , 老三诸葛诞则在魏国成了征东大将军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张飞、关羽两个人的人脉差距到底有多大
文章图片
当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 家族传承的风险 , 自然会大大降低 。 张飞深谙此理 , 于是知晓夏侯氏的身份也没有在意 。
反观关羽此人 , 只要离开蜀国以后 , 几乎就没什么关系网 。 原本其他人想要和他交好 , 一看他的态度 , 多半都收起了心思 。
这样一来 , 当刘禅选择投降 , 魏国军队进入蜀国以后 , 看在夏侯家族的面子上 , 张飞的后人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 关羽后人却根本没人在乎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张飞、关羽两个人的人脉差距到底有多大
文章图片
尤其是曹魏政权 , 打算在蜀国杀鸡儆猴的时候 , 关羽后人显然再适合不过 。 刘禅不能杀 , 蜀国必将反叛 , 处理起来麻烦 。
张飞后人不能杀 , 内部矛盾不好缓解 。 关羽后人 , 该杀就杀 , 刚好关羽身份 , 还能再利用一波 。
至于庞会 , 只不过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 。 关羽杀害他的父亲 , 让庞会有了借口报仇 , 倘若司马昭、钟会等人真有心保护关羽后人 , 他又岂能得逞?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张飞、关羽两个人的人脉差距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