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将甘宁和东吴哪个将军有杀父之( 二 )


”也就是说甘宁转投东吴之前在黄祖部停留了三年 , 甘宁投奔东吴大致是在建安十二年 , 也就是说建安八年甘宁刚刚投奔到黄祖的帐下 。那么从这里我们可以推的甘宁有射这箭的可能 , 下面我们就姑且当甘宁射杀了凌操 。话说回来虽然后来黄祖也是不重用甘宁 , 但是一开始他挽留甘宁肯定是热忱款待的 , 来的都是客吗 。而一开始甘宁肯定也对黄祖有好感 , 毕竟黄祖是武将出身 , 性格里多少也有些快意恩仇 , 所以甘宁也想在黄祖的麾下建功立业的 。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 甘宁刚刚在黄祖这里安下身 , 孙权就领着凌操一班人马攻打黄祖部 。此战可谓甘宁从“贼寇”转型成正规军的第一仗 , 他肯定想来个翻身大表现 , 让黄祖这个新上司刮目相看!史载甘宁年轻的时候喜欢“挟持弓弩 , 负毦带铃” , 天天都不忘带把弓在身上 , 闲暇之余就拉几下 , 这段经历的时间长达“至二十余年” 。拉了二十多年弓的人如果还不能射到人的话 , 除非他是个白痴 , 甘宁本来就是个游侠的胚子 , 引弓射箭是他吃饭的家伙 , 二十多年下来甘宁是指哪射哪 , 可谓箭法超群!而凌操也就不幸倒在了甘宁的箭下 。不过让甘宁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凌操倒下了又一个凌统站起来了 , 都说虎父无犬子 , 这个凌统让甘宁在东吴好不尴尬 。
凌统不像甘宁早期游侠般地闯荡南北 , 但是他身上具备了游侠“侠”的品质 。三国志曰:“亲贤接士 , 轻财重义 , 有国士之风” 。凌统从小就表现不俗 , “统年十五 , 左右多称述者 , 权亦以操死国事 , 拜统别部司马 , 行破贼都尉 , 使摄父兵” 。年仅十五岁的凌统已经表现的让大家相当满意 , 估计作风硬朗 , 果敢刚毅 , 大家对他都很放心 , 所以就向孙权推荐凌统 , 而孙权对故将后代也是相当宠爱 , 让凌统接手他父亲的原班人马 。
凌统虽然不像年轻时候甘宁那般睚眦之怨必报 , 但是他也不是一个好惹的主!凌统随孙权攻打山贼 , 当时孙权在破保屯处的山贼后先行撤退 , 留下凌统与都督张异等部军队将余麻屯的一万多山贼包围 , 待机攻击 。就在包围阶段的一次酒会上都督陈勤因为喝酒这点小事与凌统发生冲突 , “统与督陈勤会饮酒 , 勤刚勇任气 , 因督祭酒 , 陵轹一坐 , 举罚不以其道 。统疾其侮慢 , 面折不为用” 。
这下可把陈勤气炸了 , 陈勤估计也是土匪习气浓厚 , 睚眦之怨必报 , 就骂起凌统来 , 而且越骂越兴起 , 顺带还侮辱起凌统的父亲凌操 , 古代人最重孝字 , 面对陈勤的侮辱 , 凌统只能是“流涕不答” 。毕竟大家都是兄弟 , 他也不想把事情闹大 , 整个酒会他都没有和陈勤顶嘴 , 这就很难得可贵 , 毕竟当时他和陈勤是同僚关系 , 不是上与下的关系 , 他不与陈勤相争是因为他的度量 。可是一个人的度量是有限的 , 可惜陈勤到死的时候都没有理解这条普通的道理 , 酒会结束后 , 在回营的路上陈勤依然是喋喋不休 , 继续侮辱凌统 , 这下凌统是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 拔刀怒砍陈勤 , 没有几天陈勤就不治而死了 。
对于砍死陈勤这个事实凌统也是懊悔 , 到攻打山贼的时候凌统对部下说“除了战死 , 无以用来谢罪的” 。就身先士卒 , 率部猛攻 , 很快就大破敌军 , 不过万幸的是凌统没有战死 。班师回去后 , 凌统负荆请罪 , 不过孙权知道凌统果敢刚毅 , 国家又却凌统这样的人才 , 就让凌统将功补过了 。陈勤仅仅是侮辱了凌统的父亲就被凌统拔刀怒砍至死 , 而甘宁竟然射死了凌统的父亲凌操 , 这还了得 。
于是在另外一场酒会上又出现冲突 , 不过主角由陈勤改为甘宁了 , 都说甘宁射死了凌统的父亲凌操 , 凌统对甘宁是耿耿于怀 , 估计喝了点酒 , 头脑热起来后 , 胆从恶边生 , 凌统就起立舞刀 , 当然了醉翁之意不在酒 , 甘宁也不是个识相的主 , 别人大都选择回避 , 甘宁倒好 , 一点也不理亏 , 好像怕在众人面前丢脸 , 也不甘示弱站起来要舞双戟 。好在当时有和事老吕蒙在 , 吕蒙见他二人有相斗之意 , 就操刀挟盾挡在中间将二人分开 , 然后凭借自己在东吴的威望及三寸不烂之舌好歹将欲火拼的二人分开 。而孙权知道凌统因为父仇记恨甘宁 , 就让甘宁率兵改驻其他地方 , 以避开凌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