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到两天,又有“禁烟节”、“冷节”和“百五节”之称 。因寒食节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

文章插图
一、寒食节的由来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在断炊绝粮时割下自己的肉供重耳食用充饥 。重耳归国成为晋文公后,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禄,携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逼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死于火焚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安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托哀思 。

文章插图
【寒食节的来历和习俗】二、寒食节的习俗
寒食节的习俗有拜扫祭祖、吃冷食、踏青郊游和插柳等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 。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 。吃冷食就是禁止生火,吃生冷的食物 。踏青郊游和插柳都是寒食节的一种象征性活动 。
- 如何让指甲油更持久 正确涂指甲油的方法
- 给心上人的微信备注 给男朋友的备注特别的昵称好听
- 哪些人不适合吃大麦炒面?大麦炒面的副作用有哪些
- 周末出去玩发朋友圈的句子 周末愉快的句子说说
- 陆逊怎么死的 陆逊到底是怎么死的
- 股票xd开头是什么意思是好是坏
- 喝酸奶的好处和坏处
- 水上遇险急救常识
- 抖音我孤独呀我一个人的时候孤独呀是什么梗 来源于哪里
- 向日葵是不是阳气最重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