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处五岭之南 , 是桂林唯一的瑶族自治县 , 向来以文庙、武庙相邻而建闻名于世 , 更以很早就发明而又传承至今的拥有瑶乡特色的恭城油茶而出名 。
俗话说“恭城土俗 , 油茶泡粥 , 祛瘴防疫 , 全身舒服” 。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 , 有的家庭甚至三餐离不开油茶 , 喝油茶已成为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恭城人喝油茶不分季节 , 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 。在观音乡、三江乡等偏远的农村 , 仍保留着客人到来不分早晚 , 都要打油茶招待客人的习俗 。村里人吃了晚饭没事串门 , 坐到一定时候 , 主人就会打油茶给你喝 。在冬天农活清闲时 , 瑶民们都爱打宵夜油茶喝 。农村青年结婚 , 年轻人在闹完洞房后 , 还要吵着新娘打油茶给他们喝 , 俗称“喝媳妇娘油茶” 。

文章插图
到恭城瑶乡做客 , 有这样的习惯 , 在喝油茶时 , 瑶民将米花、炒豆之类的小吃加入碗里 , 喝完碗里的油茶 , 一定要留些小吃在碗底 , 以示有余不尽 。在喝第一、二碗主人不发筷子 , 直到喝第三碗才送上筷子 , 所以你要喝三碗以上 , 只喝一两碗 , 主人会不高兴的 。
正宗的恭城油茶有专门的制作工具:一个像水瓢大小的生铁铸的带“把”的“茶锅” , 一个似“7”字的木制“茶叶锤” , 一个藤竹合制的“茶叶隔” 。油茶的主要原料是茶叶和姜 , 最好的茶叶是清明、谷雨两个时节采摘的茶叶 。
正宗的恭城油茶制法特别讲究 , 制作时 , 先把适量(茶叶10-30克)茶叶放入碗中用开水浸泡5-10分钟 , 洗净倒于茶叶隔中滤干 , 加入生姜 , 也可放入花生米、大蒜米 。然后将茶锅置于火炉上 , 往锅内放一点食用油 , 待茶锅烧烫 , 将备好的茶叶、生姜、花生米、大蒜米一块倒入茶锅中边炒边锤 , 锤炒至茶叶沾锅 , 有香气溢出时即放入开水 , 放开水时要慢慢放 , 边放边用“茶叶锤”在锅内不断搅动 , 煮沸两三分钟后加入食盐 , 用茶叶隔把茶水分别滤入碗中 , 撒入葱花、香菜末 , 随配用小碟装好的米花、脆果、酥花生上桌即成 。制好的油茶 , 端上桌后 , 首先闻到一股葱花、香菜特有的香味 , 进口后初觉是茶叶的清苦 , 过后便是甘醇鲜香 , 令人回味无穷 。
打完第一锅后 , 接着打第二锅 , 如此重复可打五六锅 。这样油茶一锅一锅打下来 , 感觉味道已没有先前的浓烈 , 就有了“一锅苦、二锅呷(涩)、三锅四锅是好茶”之说 。人们常说“恭城油茶喷喷香 , 既有茶叶又有姜” , 这句话道出了油茶制作的真谛 。
恭城人还有个说法 , 叫“送油茶” , 就是食品与茶同食 。送油茶的食品很多 , 传统的有炒米、炒花生米、排散、油炸饭锅巴、红薯、芋头、玉米等 , 还有各种“粑粑” , 如“柚子叶粑、狗舌粑、大肚粑、油堆粑、羊角粽”等 。请客人喝油茶摆上一桌的小吃 , 看起来就像请客吃饭 。
【正宗桂林恭城油茶的制作工具和制作方法揭秘】 如今 , “送油茶”的东西越来越丰富 , 增加了各种面食、“糕点” , 还有各种肉类 。近几年来 , 恭城县的油茶大排档 , 推出了“三鲜油茶火锅”、“油茶鱼”、“油茶鸡”等 , 油茶火锅里的鲜肉融入茶叶的清香后 , 食用起来味道更加鲜美 , 而煮好的油茶鱼或油茶鸡既有油茶的风味 , 又有鲜肉汤的甜美 。受到了本县及外地人的青睐 , “恭城油茶”这一具有地方特色民族家庭食品 , 成为到恭城旅游的人必尝的风味食品 。
- 潮汕海参粥做法
- 正宗的皮蛋瘦肉粥怎么做?
- 正宗腌制坛子肉做法
- 正宗酸菜炒肉的做法
- 大煮干丝正宗做法
- 正宗北京烤鸭的配方与步骤「北京烤鸭和葡萄酒该怎么配」
- 3月份去桂林旅游天气怎么样 穿什么衣服鞋子
- 正宗新疆大盘鸡的制作方法
- 青石斑鱼怎么做?正宗做法是这样的!
- 正宗福鼎白毫银针多少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