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如何协同网络协同的三重效应

网络,可以带给你什么?
互联网从PC互联,到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加入网络连接的节点极速增大 。有预测称,今后3年,全球将有500亿个终端连接到网络上 。同时连接的形态从被动到主动,从有人到无人 。泛在连接的网络化,带来空间属性变革,形成了三方面的网络协同效应 。
一是需求发现的协同效应过去,一个用户的需求被供应商发现,需要经过许多媒体中介,过程信息衰减,所以在营销上的“漏斗”现象特别明显 。而网络互联可以让任意节点的需求直接传递并被读取 。这种相互发现先经历了信息门户阶段,现在则通过推荐算法更为精准和高效 。需求角度的效应并非仅仅是发现,由于网络化的存在,不同需求之间会相互影响,或者相互“避让” 。从而出现共态需求的潮汐现象,或者需求的强烈个性表达 。
二是产能共享的协同效应过去,市场上的产能以孤立的生产单元(企业主体)而存在,相互独立且互为竞争 。当这些独立存在的生产单元被网络化互联,成为一个开放式智能化制造平台,则不同的能力要素可以被有效整合,基于真实具体的需求订单,联动设计、采供、加工、质检、物流和售后等全流程作业单元 。这种协同的效率优势是过去市场“盲选”机制下无法企及的 。
产能的协同也包括了人才和技术 。过去离散的人才资源,通过专业化的众包平台,建立起统一的身份认证、技能标准,打通服务需求的发布和承接,提供服务交付记录和结算和评价机制等 。由此,虚拟员工或在线员工有可能成为更多劳动者的主流的就业方式 。
更隐秘但更强大的产能协同,是基础或核心技术被部署成使能平台,或各类专业化的IAAS、PAAS和SAAS平台,将应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集成,形成低成本、大众化的技术应用平台 。
三是价值普惠的协同效应过去先进对落后,富强对贫困等不同地区和群落之间,以农业级或工业级的节奏进行渗透和改造 。而网络化直接促成双方、多方的直接碰撞和加快融合 。特别在中国市场这种经济文化多落差的版图上,网络化的价值拉平效应显得尤其明显,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技术红利在中国市场上更为显著的潜在原因之一 。
另外是网络化之后的价值聚合效应 。最典型的是UGC模式下,平台内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新特性 。一方面,真正的“公共品”真正由公众生产出来,另一方面,生产者与消费者融合,共有兼共享 。价值普惠也体现在新的个性塑造和满足上,由于超级IP的影响力被网络放大,因而价值观族群化加剧,族群内的个体对价值观的感觉更为强烈 。但由于网络化信息的多元和多变,个体价值观的持久性更难,因而体验感更具弹性,心流意识更易修复或迁移 。
所以,你连接进了怎样的网络?多大程度上应用了网络协同?这是你的网络化指数,它是衡量你的数字化生产力的第一个指标 。
赞 (0) 打赏

网络如何协同网络协同的三重效应

文章插图

拥有一个有效的Apple ID是使用iPhone或任何苹果设备的必要条件,所以Apple ID被禁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你将无法进行诸如从App Store购买应用程序…

网络如何协同网络协同的三重效应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