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提问、启发、语言表达、结尾、板书设计 教师常用教法( 四 )


文章插图
综合型练习
在单元或期中、期末复习阶段,注意设计些综合性的题目,尽可能多地覆盖已学知识点,使他们通过综合练习,发现漏洞,及时补救,并通过综合训练,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
板书讲究内容美、结构美、书写美,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的需要,板书设计要别具匠心:
1线索式
这种板书是根据课文内容的内在发展流程而设计的,它能清晰地展示作者的思路 。
2阶梯式
这种板书状如拾级而上的阶梯 。这能形象地表现教学内容的层次以及层次间的递进或递升关系 。
3总分式
这类板书往往是教学内容的外显形式 。呈“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总——分——总”结构的教学内容,适于用总分式板书 。
4图表式
把教学的内容要点,科学地填入设计的表格中,能起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的作用 。
5提纲式
编写所讲内容的结构提纲,以提纲作为板书内容 。
6对比式
通过对比分出异同,有利于认识共性与个性 。对比的方式主要有:概念对比、正反对比、交叉对比、纵向对比、横向对比等 。
7图示式
就是在板书中,辅之能代表一定意义的线条、箭头、符号等组成某种方案图形的板书方法 。它的特点是形象、美观 。
8标题式
即把所讲内容各部分的标题(包括小标题),作为板书内容 。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
1、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有五种:
01讲述
侧重于生动形象地描绘某种事物、现象,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受到感染 。
02讲解
主要是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概念、定理和原理等,进行较系统而严密的解释或论证 。
03讲读
通过师生双方诵读来讲解教材 。
04讲演
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活动 。
2、运用讲授法的要求:
① 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观点正确,概念准确,对学生有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 。② 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要注意学生理解问题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③ 讲授的语言要清晰、鲜明、洗炼、准确、生动,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快慢适度 。④ 讲授要适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 。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新知、巩固旧知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 。
这种方法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1、谈话法的具体形式有三种:① 为传授新知的谈话
一般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一系列前后连贯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或根据对眼前事物的直接观察,经过积极思考作出正确的回答,借以获得新知 。
② 为巩固知识或检查知识而进行的谈话
教师根据学生已学过的教材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回忆旧知识进行回答,借以巩固和检查旧知识 。
③ 指导性谈话
指在教学活动开始或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出要求的谈话 。
2、运用谈话法对教师的要求:
①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拟好谈话提纲 。② 提问要适合学生程度,有启发性和连贯性,问题的表述应明确易懂,便于理解 。③ 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言,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④ 谈话结束,要进行及时的激励和公正的评价 。
演示法是指教师出示各种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
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
1、演示的种类,根据演示材料的不同,可分为:
① 图片:图画、挂图、地图、图表的演示;② 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③ 实验演示;④ 幻灯、录音、录像、教学电影、电脑模拟的演示等 。
2、运用演示法的要求:
① 服务于教学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有明确目的 。② 要尽可能地使全体学生用多种感官感知演示对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③ 演示要和教师的讲解和谈话相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于对象的主要特征、主要方面或事物的发展过程,使演示的事物与书本知识的学习密切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