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欣赏
欣赏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借以陶冶高尚情操,培养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 。
1、欣赏法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
① 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欣赏 。如对音乐、美术、文学作品和大自然的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② 道德行为的欣赏 。如对政治、历史、语文等教材中有关名人的格言、事迹的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高尚的理想和情操 。③ 理想的欣赏 。如对科学研究中的追求态度、严密论证和创新精神的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求知兴趣、科学态度和缜密的思考习惯 。
2、运用欣赏法的要求:
① 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之前,要通过讲述或讲解一些背景知识等方法,联系学生过去的经验和当前情景引起学生欣赏的渴望 。② 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惊讶、赞叹、欣赏、钦佩、景仰等情感反应,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③ 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当学生对欣赏的对象发生强烈情感的时候,教师应进一步指导他们从事扩展阅读、创作、表演等实践,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 。④ 培养学生的欣赏和鉴别能力在欣赏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热爱真、善、美,同时要使学生学会鉴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培养他们的鉴别能力 。
五、练习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矫正,通过对知能的训练,借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教学方法 。
1、练习法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① 引起学生练习的兴趣 。题目不要偏、难、怪,要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练习后产生成功的体验 。此外,还要限时训练,增强学生的效率意识;通过开展游戏性质的练习、举行作业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② 对学生的练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如教师示范,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榜样,之后学生模仿;模仿之后,教师还要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纠错扬正 。③ 指导学生注意练习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
2、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① 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有目的、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 。② 精选练习材料加强双基训练,努力促进学生技能的积识迁移,促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③ 练习要按步骤进行首先要提出目的要求,进行必要的示范;然后学生进行练习,先求正确,后求熟练;最后教师在检查的基础上进行讲评总结,指出优缺点及产生原因,再一次为学生做示范并提出改进要求 。④ 练习的分量、次数和时间要适度⑤ 每一次练习后:要及时反馈,及时表扬,鼓舞信心;对错误及时矫正,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
六、讨论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讲,以讨论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 。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和训练语言表达的能力 。
讨论法的程序:
① 学生自学教师指定自学内容,提出自学要求,然后由学生自主学习 。② 自行讲解教师把学生也分成相同数目的小组,具体指定主讲人,或由小组自选主讲人进行讲解,小组中其他成员自由补充 。③ 相互讨论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主讲人的结果正确与否,有无不同解法,其中哪些解法最为简捷等问题进行讨论 。④ 点评小结教师针对讨论的结果,指出正确结论 。
七、复习法
复习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温习已经学过的教材,以强化识记,加深理解,融会贯通,从而达到系统化的教学方法 。
复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可以防止遗忘,同时可以诊断和弥补学习上的缺陷,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复习法一般分为三类:
① 再现性复习指对已学过的知织的复习 。形式有几种:一是讲授新内容之后的巩固复习;二是对知识运用的简短复习;三是过渡性复习,即讲新知识同原来学过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新旧知识自然过渡 。② 对比性复习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 。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③ 系统性复习把一个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和综合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
2、复习法的一般形式:
① 口头复习——教师为主或在教师启导下学生为主,或师生共同复习;② 书面复习——在教师安排下填表复习;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复习题 。
- 小学一年级语文《悯农》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 搜狗出品糖猫词典笔评测:英文、古诗都能翻译的随身“智能老师”
- 小学毕业班管理经验交流.doc
- 盘它、上头是啥意思?又出来一个网络流行语榜单
- 摄影心得体会及感受
- 大学生找工作没经验怎么办?
- 去印度要带电源转换器吗
- 自考教材答案公众号文案?
- 全面最深度测评:网易有道词典笔2.0、高效专注学习神器
- 【好文推荐】学校、校长、教师安静下来,有价值的教育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