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日本汽车行业三巨头之一的日产汽车最近陷入了破产危机 ,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 , 至少有两名未透露姓名的日产高管证实 , 该品牌正在寻找新的投资者 。 一位高管表示:“我们还有12到14个月的时间生存下去 。 ”此前 , 穆迪将日产汽车的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 确认BAA3评级 。 惠誉同样将日产汽车的前景调整为负面 , 确认“BBB-”评级 。
日产陷入破产危机其实早有端倪 。 月初披露的财报显示 , 日产第二财季净亏损93亿日元 , 而上年同期实现净利润1907亿日元 。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引发的全球汽车行业大洗牌中 , 日产汽车被洗到了牌桌边缘 , 随时有下桌的风险 。 其实日产早在1999年就已经经历过破产危机 , 当时雷诺出手注资 , 加上前CEO戈恩出色的运营策略 , 短短两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 , 最终起死回生 。
如今日产再度陷入破产危机 , 却迟迟等不来“白衣骑士” 。 雷诺这边并不打算出手 , 还计划出售部分日产汽车的股权;戈恩也再无可能踏足日本重新担任日产CEO 。 知情人士透露 , 日产希望找到一个长期、稳定的股东 , 比如银行或者保险公司 , 来接手雷诺出售的部分股权 。 但有消息称 , 日产的老对手本田可能出手收购其股权 。
日产陷入如今的困境 , 与其落后的策略以及产品密不可分 。 2023年日产全球销量达344万辆 , 其中中国市场独占79万辆 , 占比接近23% , 可以说中国市场是日产重要的销量来源之一 。 但日产在中国市场正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 今年已经连续7个月出现销量下滑 , 前10个月在华累计销量为558168辆 , 同比下降9.98% 。 其中10月在华销量为61170辆 , 同比下降了16.5%;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的销量为57323辆 , 同比下跌18.1% 。
日产销量溃败的原因十分明显 , 就是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崛起导致其市场份额缩小 。 日产在中国市场最为畅销的车型轩逸 , 2022年曾占到东风日产年销量的51%以上 , 但如今的销量却持续下滑 。 今年前10个月累计销量仅272146辆 , 相比2023年同期的288304辆下滑5.6% , 相比2022年同期的386641辆下滑29.6% 。 而轩逸销量下滑的根本原因就是比亚迪秦PLUS、海豹06等新能源车型的崛起 。
以往日产车型凭借大空间、低油耗的卖点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青睐 , 许多普通家庭购车最看重的就是实用性和使用成本 。 但随着秦PLUS等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出现 , 日产车型长久以来的卖点不再成为优势 , 秦PLUS等新能源车型不仅同样拥有低油耗、大空间的卖点 , 而且还不需要缴纳购置税 , 上“绿牌”还不限行 , 瞬间就成为了A级家轿市场的“新王” , 轩逸只能靠大幅度的降价来维持销量 。
除了没能抓住新能源的风口 , 日产在中国市场还干了一件“蠢事” , 那就是给热销车型奇骏换上了三缸发动机 , 结果导致奇骏的销量急转直下 。 2020年奇骏在中国市场尚能卖出17.5万辆 , 换装三缸发动机后 , 2021年在中国市场年销量只有7.1万辆 , 这意味着日产将超过10万辆的销量规模拱手送给了竞争对手 。 虽然后期日产又“复活”了已经停产的老款奇骏 , 但木已成舟 , 失去的份额再也难以挽回 。
相较于丰田、本田、马自达等其他日本汽车企业 , 日产对市场变化的敏锐程度偏低 , 虽然丰田、本田、马自达在新能源市场也没能延续其燃油车时代的辉煌 , 但起码在不断推出新产品试错 。 而日产至今仅仅推出过艾睿雅一款纯电SUV , 在智能化、科技化方面也没有明显优势 , 上市后销量直接“扑街” , 10月销量只有19辆 。
主编点评
【日产汽车陷入破产危机,高管称只剩12-14个月,或被本田收购】对日产来说 , 或许是之前躺着赚钱太过容易 , 导致其没有了斗志 , 等到幡然醒悟为时已晚 。 曾经的日产的确对技术有着很高的追求 , 并且在这种追求的加持下打造出了被称为“东瀛战神”的GT-R , 性能可以与法拉利、兰博基尼等顶尖超跑一较高下 。 但GT-R已经17年没有换代 , 这或许也是如今的日产不思进取的侧面写照 。 日产能否挺过这次危机 , 关键还是要看自己 。
- 买车的可以再等等,明年汽车行业或迎来大换代、大降价时代
- 同样是日系车,为何本田CVT比日产CVT口碑好?
- 极越汽车最后一次参加智驾大赛,成绩超过了很多热门电车!
- 2024年11月国内汽车销量排行榜
- 日产全新SUV实车亮相!或不超10万起,搭载2.0L四驱
- 极越汽车崩盘猛料曝光:一次火锅局50万,一场直播烧掉七八百万
- 12.8万起,多款B级车以价换量!大众丰田日产再让步,年末冲量
- 力压比亚迪!中国又一汽车巨头诞生,在海外闷声发大财
- 七部门更新汽车报废新规:支持六年前新能源车报废,六年电车报废补贴详解
- 烧光45亿元,被誉为中国特斯拉的极越汽车,为何会走到生死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