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兄弟也要明算账,眼看中国“攻城略地”,俄罗斯已经出招反制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眼看中国“攻城略地”,俄罗斯已经出招反制

文章图片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眼看中国“攻城略地”,俄罗斯已经出招反制

文章图片


2024年 , 中国汽车出口到俄罗斯数量超过一百万辆 , 但俄罗斯方面也开始采取措施来抵制这种增长 。 随着中俄关系的发展 , 汽车贸易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 , 但这并非一帆风顺 。

2022年以来 , 中国汽车在俄销量呈爆炸式增长
据华创证券预计 , 中国组装汽车 , 预计在2025年 , 将以558万辆的出口量 , 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 尽管未来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存在不确定性 , 但中国汽车行业仍将继续凭借强大的产业优势和创新能力 , 在全球实现进一步增长 。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 ,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 , 使得俄罗斯在寻求新的经济伙伴上 , 更加依赖中国 。 而中国的汽车制造商 , 也迅速填补了俄罗斯的空缺 。 得益于中国制造商 , 俄罗斯汽车市场迅速恢复 , 现在乘用车年销量 , 几乎可达180万台新车 。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眼看中国“攻城略地”,俄罗斯已经出招反制】
普京发表讲话
2024年5月 , 俄总统普京访华时表示 , 俄罗斯欢迎中国在汽车工业领域 , 开展积极合作以及在俄市场推出中国汽车产品 。
2024年前11个月 , 俄罗斯新车销量中 , 中国品牌“攻城略地” , 占据了54%的份额 , 这个数字相当惊人 。 俄罗斯国内品牌依然占据36%的市场份额 , 而其他国家的品牌仅占10% 。
数据显示 , 2024年中国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达到106万辆 , 相较上一年增长了26% 。
面对中国汽车快速增长的市场份额 , 俄罗斯政府显然不愿坐视不理 。 他们接连出招反制 , 试图通过提高进口税和回收费用 , 来大幅推高中国汽车的进口价格 , 推动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建厂 , 从而促进本土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复苏 。

海参崴港口 , 船上卸下中国汽车
从11月起 , 中国汽车品牌的销量开始下滑 。 这是因为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两项限制性政策 。
第一项是 , 关于平行进口 , 俄罗斯自2023年10月1日起 , 修改了此项政策 , 对中国品牌取消了优惠 。 这导致通过中亚国家转口的中国汽车进口量下降 。
第二项是 , 俄罗斯政府提高了进口汽车的回收费 , 从2024年10月1日起 , 上涨幅度高达80% 。 回收费是进口汽车在报废时 , 需支付的环保费用 , 这直接影响到进口汽车的成本 。
预计在未来 , 回收费还将逐年上涨10%至20% , 直到2030年 。 此举直接增加了中国汽车的进口成本 。
俄罗斯这两项反制政策的实施 , 使得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售价大幅上升 , 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 , 同时也加剧了外国车商的出口成本 。

俄行业组织呼吁中国制造商考虑在俄生产
此外 , 俄罗斯央行基准利率上调至21% , 使得大部分消费者贷款购车的成本大增 。 高利率导致更多俄罗斯消费者选择观望 , 进一步抑制了中国品牌的销量 。
俄罗斯政府通过提高进口税和回收费 , 意图推动本土汽车产业复苏 。 虽然目前哈弗是唯一一家在俄罗斯设厂的中国车企 , 其他品牌主要通过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组装 。 但整体而言 , 中国汽车制造商 , 并不急于扩大在俄罗斯的生产 。
这种犹豫不仅仅和市场因素有关 , 更是因为投资建厂需要巨大的资本 , 而且地缘政治风险不可忽视 。 毕竟 , 大规模的投资一旦受阻 , 不仅经济上会受重创 , 企业还可能面临撤资的困境 。
总的来说 ,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崛起并非偶然 , 而是两国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下的结果 。 然而 , 如何应对俄方的措施 , 中国车企需要做出长远的战略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