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BBA先后发布了2024年的国内销量成绩 , 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明明下滑了 , 还要装出很强的样子 。
奔驰的新闻稿中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 , 奔驰核心豪华产品、年交付量、同比上涨6% , 换个角度来理解 , 其实奔驰在2024年的销量是下滑的 。
数据显示 , 2023年奔驰的国内销量成绩为76.5万 , 2024年这个数据是71.4万 , 销量下滑了5.1万 。 投射在单月销量上 , 平均每个月的交付量比去年减少了4000台 。
终端价格方面 , 奔驰不少车型的终端折扣放大 。
奔驰E级、奔驰GLC的终端价格下调了至少6万 , 和2023年相比折扣放大 , 用价格来换销量的方式 , 只能延缓品牌竞争力下滑问题出现的速度 。
其实奔驰在终端市场的表现 , 要比宝马和奥迪更强一些 。
宝马是2024年最惨的豪华品牌之一 , 全年交付量71万余台 , 相比于2023年的82万余 , 下滑幅度在11万左右 , 单月销量下滑了接近1万台 。
而且随之出现的是崩盘的价格!
宝马5系目前的终端降价幅度在20%左右 , 宝马X1、X3、X5以及3系等曾经的主力车型终端价格让步都非常大 , 同样在用销售单价换市场 。
奥迪的表现更惨 , 销量跌至65万 , 而2023年的销量接近73万台 , 跌幅达到8万台左右 , 不过好在奥迪的价格比较稳定 , 长期折扣都在20%以上 , 2024年其实奥迪的终端价格没有下滑太多 。
BBA三大豪华品牌 , 在去年一共完成了207万台新车销量 , 且单车价格下调非常明显 。
一个问题 , 为什么当代核心消费群体开始大面积撤离BBA的消费圈 , 真的是因为消费能力下滑了吗?
这是次要问题 , 主要核心关键是高端市场的消费选择增多 , 过去BBA成长在燃油车时代 , 技术壁垒强势 , 隔绝“买车品味”的技术路线只有发动机、变速箱带来的平顺、性能、静谧性 。
油车的技术壁垒掌握在外资手中 , 中国企业在过去不是没有想要突破技术封锁 , 但生产出来的高端车的确在性能等各方面不如外企 。
油车时代 , 国产车无法拿出比外企更好的实力出来 , 基本上都失败了 。
但电车时代却完全不同了 , 电车时代拼的是混合动力系统、插混系统、EV纯电系统 , 这是一个全新的专利板块 , 外资企业无法进行技术封锁 。
20万以上的新能源车 , 过去一年的销量突破了110万 , 这个板块过去是BBA的核心市场 。
说几台典型的产品 , 小米SU7、ZEEKR 7X、ZEEKR 009、AITO M9、理想L6、理想L7、全新蓝山 , 这些车型在高端市场中的销量非常猛烈 。
它们面对的是BBA的核心产品 , 比如说3系、X3、X5、GLC等车型 , 新产品的登场快速瓜分了BBA的传统市场份额 , 为了稳住销量 , BBA产品开始用价格来吸引消费者 。
BBA还是有自己的竞争力的 , 对于那些首次购入BBA的用户群体来说 , 价格优势仍然吸引力巨大 。
但问题的关键是 , BBA提供不了更好的新能源产品 , 在电动、智能、自动化板块的产品力丢失 , 是无法吸引换购群体的 。
我们做过简单的分析 , BBA的换购率大约在20%左右 , 也就是说只有20%左右的BBA车主在换车的时候 , 会再一次考虑BBA 。
80%左右的BBA车主一旦换车 , 就不会再考虑BBA产品了 。
新势力、新企业在高端车板块的快速成长 , 无疑是抢夺了BBA大量的市场份额 , 这是BBA销量下滑、开启价格战的核心关键 。
【BBA销量集体崩盘:新时代的“地主”,都跑去买新势力了?】我认为 , 竞争对手增多之后 , BBA的价值才真正开始评估 , 这不是降价 , 这是BBA去泡沫的过程 。
- 年度SUV销量TOP10,特斯拉Model Y 夺冠,丰田三款车上榜
- 没有意外!BBA和保时捷等豪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集体下滑
- 销量全面下滑,2024年将是BBA稳住一线豪华阵营的最后一年?
- “屌丝三宝”成过去,优惠已无法解决销量,新国产“三宝”也难
- 星瑞2025年销量开门红,一周售出近3000辆,奠定冠军地位
- 比亚迪2025年第二周,总销量只有4.28万台,被大众和丰田强势反超
- 多次翻车,星途又遭集体投诉?
- 不出意外,2025年这3家汽车品牌的销量或将大涨,原因很真实!
- 12月MPV销量榜太意外了,五菱征程第一、梦想家第三
- 12月MPV销量出炉,五菱征程夺冠,腾势D9第5,丰田塞那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