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第二代Hi4混动要翻身?对比DM-i能打吗?

【长城第二代Hi4混动要翻身?对比DM-i能打吗?】长城第二代Hi4混动要翻身?对比DM-i能打吗?

文章图片

长城第二代Hi4混动要翻身?对比DM-i能打吗?

文章图片


在电动化和混动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 汽车市场如同一场持续的竞技赛 , 各大品牌为了争夺消费者的青睐 , 纷纷推出自己独特的混动系统 。 这其中 , 长城汽车的第二代Hi4混动系统无疑是一个引人瞩目的新兴力量 。 然而 , 这项技术究竟能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 还需深入探讨 。


有人可能会质疑 , 长城的混动技术为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表现不佳?毕竟 , 比亚迪的DM-i系列早已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 并在消费者中У昧己玫目诒?。 长城的混动系统 , 自推出以来 , 似乎一直在利用“差异化”来吸引关注 , 却始终未能成为主流 。 比如 , 搭载第一代Hi4的枭龙MAX在上市初期竟只销售了4000多辆 , 显然无法满足品牌期望 。 这样的成绩让许多人疑惑:长城狂推的技术 , 真的能改变市场格局吗?

正当人们对长城的混动前景感到困惑的时候 , 长城董事长魏建军亲自亮相 , 发布了改进后的第二代Hi4混动系统 。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 老问题依然浮现 。 新一代系统究竟能为消费者带来哪些实质性的改善?在市场上 , 它是否具有足够的竞争力?


了解第二代Hi4混动系统的第一步 , 就是要了解它的基本构造 。 尽管长城官方自称其为“第二代” , 但技术构架与第一代并没有太大变化 。 Hi4电机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电机布局 , 将原本需要两台电机分别负责发电和驱动的构架“融合”成了一台P2电机 , 搭配后轴的一台P4电机 , 实现了四驱模式 。 这样的设计不仅节省了成本 ,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更高的动力输出 。

从技术角度来看 , Hi4在如今日益升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 , 显得仍然新颖 。 然而细究不同竞争对手的技术 , 例如比亚迪的DM-i , 总体结构更为成熟 。 DM-i采用了前驱串并联混动结构 , 营造出的客户价值与体验 , 与长城的Hi4形成鲜明对比 。 而在油耗方面 , 由于第一代Hi4在操作策略上的缺陷 , 使得部分车主在用车过程中并不满意 , 比如在亏电状态下完全失去四驱能力 , 这在用户口碑中往往带来直接影响 。

长城在尝试改变这一局面时 , 实施了许多技术升级 。 比如 , 第二代Hi4系统的后桥解耦技术 , 当车速超过63 km/h时 , 可以有效断开后轴半轴 , 降低电机的阻力 , 以此提升整体行驶的能耗表现 。 长城对此的官方数据称 , 运用此技术后 , 高速油耗可降低0.4至0.7L/100km 。 这样的创新不仅能提高使用效率 , 也能更好地应对消费者对燃油经济性的期待 。

而另一项核心技术——能量回收系统的升级 , 也成为了第二代Hi4的一大亮点 。 这一系统基于自适应算法 , 能够动态调整能量回收的强度 。 这意味着在减速过程中 , 系统会尽可能有效地回收动能 , 进一步提升车辆的能源使用效率 。 有统计表明 , 这项新算法可以提高能量回收的效率高达2% 。 从这两项技术的升级不难看出 , 长城在细节上的用心不少 , 但这些努力是否足够让它迎头赶上竞争对手 , 仍需实证 。


除了技术层面 , 在电池技术的选择上 , 第二代Hi4也有所改变 。 长城决定将锂电池改为磷酸铁锂电池 , 相较前者 , 磷酸铁锂电池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表现更佳 , 且在成本上也有明显的优势 。 举个例子 , 新款枭龙MAX就采用了磷酸铁锂电池 , 容量上分为两种配置:18.74度和27.54度 , 分别可以提供110km与165km的纯电续航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是在不影响整体续航效果的前提下选择的 , 消费者对续航能力的期待在这一点上得到了有效满足 。

市场表现的关键 , 无疑在于消费者的认知及其需求 。 根据近期调查数据 , 消费者对于混动系统的选择更多地考量了性能、油耗、以及安全性等多方因素 。 在这一点上 , 长城的新款枭龙MAX通过较低的预售价(13.88万起)显露出强大的市场吸引力 , 较于老款15.98万的起售价 , 消费者无疑会感到更多的实惠 。 而且 , 新款的外观设定以及内部设计 , 经过优化后显得更为现代化 , 目标正是奔向年轻消费者 。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 , 新款枭龙MAX在性能参数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 在零百加速等测试中 , 由于得益于四驱系统 , 枭龙MAX的表现普遍优于例如比亚迪宋L DM-i等同类车型 。 然而 , 用数据说话 , 尽管在动力输出上有所提升 , 但在综合油耗与亏电油耗的竞争中 , 新款枭龙MAX依然没有达到最优表现 。 宋PLUS为5.66L/100km的油耗数字 , 让部分消费者心生向往 。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 , 四驱系统虽然提升了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通过能力 , 增加了用户在湿滑路面行驶的安全性 , 但我们必须承认 , “安全性”的宣传并不能完全打动市场 。 毕竟 , 对于众多消费者来说 , 可获得的安全性除了技术保障 , 良好的驾驶习惯也同样重要 。

此外 , 从用户反馈来看 , 上一代Hi4未能得到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许多消费者对四驱系统的真实体验并不认同 。 虽然长城此次把四驱的宣传重点放在了对安全性的强调上 , 但在缺乏了一款“爆款”产品的支撑下 , 如何让消费者重新建立信心 , 是长城必须面对的一道坎 。 在这方面 , 长城必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市场分析与战略规划 。


总结而言 , 第二代Hi4的推出 , 虽然在技术上做出了大量的努力 , 并通过搭载新技术来增强整车性能 , 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 尤其是比亚迪及其他品牌的多重压力 , 长城若想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 , 仍需付出持续的努力 。 消费者想要的不仅仅是数据上的优越 , 更是能够在真实体验中能够感受到的价值 。

未来 , 长城的成功与否 , 将取决于它在市场策略上能否精准把握消费者的需求 , 并有效提升品牌形象与技术认同 。 在此基础上 , 走出一条混动技术普惠化的道路 , 才能真正实现长城汽车的逆袭 。 希望新款枭龙MAX的推出 , 能够在价格上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惊喜 , 同时在后市能获得消费者的积极反馈 。 从现实来看 , 这将是长城实现突破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