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断言经济陷入滞涨还为时尚早( 二 )
与此同时,从经济数据来看,上游价格上涨和经济内需不足并存,同时股市债市双杀频现,使得市场对经济陷入滞涨越来越担心。在股市方面,经济不景气、外部影响因素不确定性高导致股市盈利前景不甚乐观,投资者信心受挫;在债市方面,投资者为对冲资产价格风险而卖短买长,使得长短期利差缩小,从而债市下跌。
以上信号都说明,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滞涨预期。所谓滞涨,是指经济增长陷入停滞、出现高失业率而同时伴随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的一种经济运行状态。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主要工业国家普遍出现了上述现象,时任英国财政大臣伊安·麦克劳德于1965 年提出滞涨( stagflation) 一词。
按照强调需求因素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传统理论观点,经济运行低迷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政策刺激需求从而促进产出的增加。而在此过程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保持负向变化关系。然而滞涨现象的出现则让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和质疑。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就提出,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忽视了预期因素对通货膨胀的重要影响。在长期,人们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从而使得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也就意味着经济出现了滞涨现象。
- 中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论坛举办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密码
- 中国—缅甸经济走廊论坛在南宁召开
- “一人食”餐厅、单身家具......单身经济成为新兴产业链
- 习近平结束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回到北京
- “她经济”下新网文平台亮相 将开启女频海外之路
- 壮阔四十年:中国经济的蜕变
- 习近平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并致辞
- 习近平在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的致辞
- 琼台两地企业拟深化合作 共谋农业经济创新
- 上市公司中报显示:“四新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