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断言经济陷入滞涨还为时尚早( 三 )
根据目前的相关数据判断中国经济已经陷入滞涨,并没有足够强的说服力。首先从最直观的CPI增速来看,虽然同比上涨2.1%,从“1时代”跨越到了“2时代”,但是2.1%本身并不高,而且市场需求并没有大幅回暖的迹象,甚至有人根据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有所下行而担心出现了消费降级的苗头,所以只要没有大的经济异常波动,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胀压力。而且2.1%距离政府工作报告划定的“3%左右”的预期目标还有一定的安全空间。
至于目前通货膨胀率有所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季节性的因素,比如全国范围内的高温、暴雨天气影响了许多地区的农产品储运,导致鲜菜、鸡蛋、肉类等食品的价格明显上涨;7月是旅游旺季,民众出行增加也会带动机票、旅游和当地消费品价格的短期上涨。另外,受国际成品油不断上涨的影响,交通燃油价格同比上涨了22.2%。
至于经济增速的放缓,下半年经济增长确实有压力,但却不是因为经济基本面恶化引起的。
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放缓,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也会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负面影响。投资、消费和外贸三方面均面临压力,将会对下半年经济增长造成不小的压力。但也应该看到,财政部已经表示,下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积极”,具体方式不再是以前的那种增加基建等直接扩大政府投资的方式,而是通过减税降费和改善融资环境来服务实体经济,而这将会实实在在激发企业的活力,让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 中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论坛举办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密码
- 中国—缅甸经济走廊论坛在南宁召开
- “一人食”餐厅、单身家具......单身经济成为新兴产业链
- 习近平结束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回到北京
- “她经济”下新网文平台亮相 将开启女频海外之路
- 壮阔四十年:中国经济的蜕变
- 习近平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并致辞
- 习近平在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的致辞
- 琼台两地企业拟深化合作 共谋农业经济创新
- 上市公司中报显示:“四新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