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德24年汽车销量差距对比:日442万辆,德280万

中日德24年汽车销量差距对比:日442万辆,德280万

文章图片

中日德24年汽车销量差距对比:日442万辆,德280万

文章图片

中日德24年汽车销量差距对比:日442万辆,德280万

文章图片

中日德24年汽车销量差距对比:日442万辆,德280万

文章图片

中日德24年汽车销量差距对比:日442万辆,德280万

文章图片

中日德24年汽车销量差距对比:日442万辆,德280万

文章图片

中日德24年汽车销量差距对比:日442万辆,德280万

文章图片


中日德三国同为汽车制造业大国 , 但是在2024年的销量中却各有看点 。
日本这个靠着汽车制造业闻名的国家 , 他们在2024的汽车销量达到442万辆 , 而德国这主打高端车系的国家 , 销量却仅有280万 。
那相比之下 , 中国2024年的汽车销量是多少呢?

汽车
日本成造假大国说起日本汽车 , 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质量过硬、做工精细 , 毕竟“匠人精神”名声在外 。


但2024年的数据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日本国内新车销量仅为442万辆 , 同比下降7.5% , 而销量下降的原因竟然是数据造假丑闻频发 。
据报道 , 丰田、马自达等五大车企的38种车型被曝光存在碰撞测试、刹车测试等多项数据造假行为 。
消费者对日系车的信任度骤降 , 许多人开始考虑换其他品牌的车 , 毕竟谁也不想花大价钱买了辆“带病”的汽车回家 , 安全隐患谁来负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让人唏嘘的是日本制造业的名声也因此急速下降 , 一个个丑闻的曝光反映出日本企业文化的弊端和改革的滞后 , 监管机制更是形同虚设 。
日本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停滞 , 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铤而走险最终酿成大错 , 这不禁让人感慨 ,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如果脱离了道德和法治的约束 , 最终只会走向歧途 。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小林制药的红曲事件 , 这个百年老店生产的保健品竟然导致397人死亡、2641人就医、544人住院 。
更可怕的是公司高层明知有问题却迟迟不肯召回产品 , 拖延隐瞒 , 最终酿成大祸 , 这样的企业还有什么信誉可言?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难道不是最基本的底线吗?

小林制药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问题保健品向公众道歉
造假丑闻频发反映出日本企业文化的弊端 , 家族企业过于注重利益而忽视消费者权益、政府监管不力给了企业钻空子的机会 , 种种问题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日本制造业的信任危机 。
至于日本在未来会如何挽救口碑 , 那就看看他们的诚意有多少了 , 毕竟现在汽车行业实在太过饱和 , 没了你日本照样也有别的国家生产汽车 , 比如德国 。
那么在去年 , 德国的汽车销量又是多少呢?

奔驰汽车
德国汽车

2024年 , 德国共注册了约280万辆新车 , 比上一年减少1% , 要知道 , 德国人口只有8000多万 , 这个数字着实有点低啊 。
最近几年 , 德国整个汽车行业面临需求疲软、向电动汽车转型等困境 , 消费者对传统燃油车的需求下降 , 但电动汽车的普及又面临种种挑战 。
电动汽车的价格普遍较高 , 动辄几十万欧元的价格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 再加上德国的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 , 续航里程受限 , 很多人还是望而却步 。
与此同时 , 德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境遇也不太乐观 。

孤零零的奔驰4S店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 德系车曾经凭借着高端、豪华的形象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不小的份额 , 但随着国产车的崛起 , 德系车的优势逐渐被蚕食 。
以奥迪为例 , 这个德国豪华车品牌曾经是中国市场的宠儿 , 销量一度占据豪华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 但奥迪近年来在华销量连年下滑 , 被奔驰、宝马等竞争对手赶超 。
究其原因 , 除了国产车的冲击外 , 奥迪在产品力、营销策略等方面也存在不足 。
一些老款车型更新换代较慢 , 在科技配置、智能化等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 , 且营销策略也不够灵活 , 过于依赖传统的4S店模式没有很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 。

宝马
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 德系车在中国市场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 , 这也从侧面影响了德国本土的汽车销量 。
当然 , 德国汽车工业的基础还是很雄厚的 。
德国拥有众多百年汽车品牌 , 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都是世界一流 , 但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 , 德国汽车工业也需要与时俱进 , 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
未来德国汽车是继续固步自封还是冲破传统枷锁 , 那需要时间印证 , 不过既然提到了中国市场 , 我们就来看看咱们中国去年的汽车销量是多少?

比亚迪汽车
中国再创新高

2024年 , 中国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 , 产量达到3128.2万辆 , 销量更是高达3143.6万辆 , 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 , 这样的成绩单着实亮眼 。
要知道 , 中国可是有14亿人口 , 能卖出3000多万辆车的体量太惊人了 , 放眼全球 , 恐怕也没有哪个国家能达到这个水平 。
2024年 , 国家推出了以旧换新的政策 , 鼓励消费者淘汰老旧车辆的购买新车 , 这个政策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 既促进了汽车消费又加速了汽车市场的升级换代 。
不少消费者在政策的刺激下纷纷出手 , 将多年的老爷车换成了新款车型 , 汽车市场一时间热闹非凡 , 销量节节攀升 。

中国车企聚集一起
而且虽然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 但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 , GDP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 这也为汽车消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毕竟买车可不是一笔小开支 , 消费者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不敢轻易出手的 , 而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购买汽车 , 成为有车一族 。
曾几何时 , 中国汽车市场基本被合资品牌所垄断 , 自主品牌难有立足之地 , 但如今 , 自主品牌异军突起 , 合资品牌不再一家独大 。
以吉利、长城为代表的自主品牌 , 凭借着高性价比和本土化的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

吉利汽车
而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造车企业则以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 吸引了一批追求个性的年轻消费者 。
合资品牌、自主品牌、新势力品牌三足鼎立 , 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 同时也为汽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 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 。

2024年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200万辆 , 连续十年领跑全球 ,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到了汽车总销量的40% , 这个比例太惊人了 。
几年前新能源汽车还是个新鲜玩意儿 , 市场份额连5%都不到 , 但如今 ,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市场的中流砥柱 , 成为了推动汽车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 。
这个成就 , 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呢?

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新能源汽车之王说到新能源汽车 , 中国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领跑者 , 2024年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200万辆 , 连续十年领跑全球 , 这样的成绩放眼全球恐怕也无出其右 。
那中国新能源汽车是如何发展到这一步的呢?
早在2010年 , 国家就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 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优惠政策 , 如购车补贴、税费减免、不限行不限购等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
而且在政策的引导下 , 新能源汽车企业不断崛起 。

比亚迪汽车
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上汽新能源等传统车企 , 以及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企业 , 大家你追我赶的竞相发展新能源汽车 , 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
除此之外 , 技术的突破也让更多消费者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 。

一直以来 , 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痛点就是续航里程短 , 充电时间长 , 但随着电池技术的突破 , 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的升级 , 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
如今 , 动辄5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已经成为主流 , 充电时间也缩短到了30分钟左右 , 这大大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 消除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 。

新能源汽车
过去 , 很多人对新能源汽车存在偏见 , 认为它是“低端”、“不安全”、“不好开” ,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 , 这些偏见正在被打破 。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识到新能源汽车的优势 , 如低廉的使用成本、良好的驾驶体验、环保节能的理念等 。
这个成绩只是去年的 , 相信在已经到来的2025年 , 我国的汽车销量还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
如今中国也有了令国人自己骄傲的“中国制造大汽车” , 而且它们的性价比之高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 未来随着更多技术的突破 , 中国的汽车一定会能够打响国际市场 。

新能源汽车
结语现如今 , 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 传统汽车大国日本和德国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 而中国则异军突起成为了全球汽车市场的新霸主 。
未来的汽车工业还将继续变革 , 新能源汽车还将继续发展 , 而中国无疑将成为这场变革的引领者和受益者 。
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 中国汽车工业一定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 , 引领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

【中日德24年汽车销量差距对比:日442万辆,德280万】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