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俗话说 ,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 造车新势力在2024年堪称竞争惨烈 , 多少知名车企因为没有“爆款产品”维持生计而走向破产 , 也有曾经的王牌新势力车企因为巨额亏损行走在破产的边缘 , 汽车圈都在猜测2025年还有谁会倒下 。
问界效应初现端倪
大家都说2024年是汽车圈是最内卷的一年 。 但如果站在2025年的年底再回看2024年 , 你也许会发现 , 原来2024年的汽车圈还是“讲道理的” , 哪怕岌岌可危的车企只要“开窍了”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 就有机会起死回生 。 因为2025年恐怕不会给任何边缘车企留有翻身的余地 。
在造车新势力领域里 , 活得最好的是问界汽车和理想汽车 , 只有这两家车企实现了盈利 , 尤其是问界汽车 , 不少老牌传统豪车4S店老板 , 纷纷摘下
当然这种看好是多方面的 , 一个是现有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 一个是对未来产品的期望值 。 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不同的是 , 问界汽车卖得最贵的车型几乎也是卖得最好的产品 。
售价47万-57万区间的问界M9在去年全年销量超过15.8万台 , 而未消化的订单还有5万台 , 也就是说如果产能跟得上 , 问界M9真正的销量应该在20万台以上 。 而在2025年1月前三周的销量就已经来到了11356台 , 依旧是行业独一档的存在 。
汽车渠道商嗅到的商机
要知道 , 产品越贵溢价越高 , 能够从中得利的环节越多 。 问界M9的成绩堪称史无前例 , 在以往的中国汽车市场 , 还没有任何一个豪华汽车品牌能在50万价格区间赢得如此多的销售业绩 , 渠道商当然要抱紧问界的大腿 。
更何况还有问界M8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 它将是继问界M9之后 , 渠道商找到的第二棵摇钱树 。 积极加盟问界怀抱的经销商认为 , 这款车的市场反响肯定不亚于问界M9 , 渠道商寄希望于M8在2025年让自己挣得盆满钵满 。 而实际上M8存在的意义恐怕比M9还要大 , 因为它会影响整个新能源车市场的价值走向 。
问界M8成为新标杆
问界M9的成功 , 不但让华为、问界、赛力斯以及上下游企业都赚到了钱 , 更重要的是问界M9定义了国产新能源高端市场标准 , 成为国产品牌的绝对标杆 。
中国高端用户对M9的认可 , 奠定了问界在50万元以上市场的统治地位 , 充足的产品溢价空间也让渠道商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 但同时问界现有的产品序列里 , M9与M7之间存在巨大的蓝海 , 而这片蓝海的市场存量恐怕比M9和M7还要大 , 因此也引来了更多虎视眈眈的造车新势力来争抢 。
【2024-2025年:问界引发的蝴蝶效应】比如领克900 , 比如腾势N9 , 这两款车都在等待着问界M8最终的定价 , 来制定自己的上市策略 , 是避其锋芒还是迎难而上 , 如何从M8碗里分一杯羹是这两家车企的最大课题 。 当然还有理想L9这员老将 , 也要衡量自己能否抗衡叠满最新科技BUFF的问界M8 , 是跟着换代增配 , 还是降价退让 。
无论如何 , 问界M8的定价都会牵动着所有新势力头部车企的定价策略 。 如果M8定价完全参考理想L9现有价格 , 就能给友商留下30万-40万的生存空间 , 但如果M8起步价在35万-37万区间 , 那么友商价格就不得不退让到30万左右了 。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 , 30万左右价格空间竞争更加激烈 , 不但有理想L7、L8 , 还有问界M7 。 要知道问界M7在2024年交付数量超过19.5万台 , 是30万区间中大型SUV的绝对霸主 。 同级别友商新车能否在M7身上分一杯羹还有待商榷 , 毕竟拥有中大型SUV市场成功案例的友商不多 。
尤其是问界M7在2025年上半年就要进行大换代 , 估计全车硬件要与问界M8看齐 , BUFF
可以想象 , 一旦25万级别SUV销冠价格下调 , 那些准一线品牌的定价也都会受到降价压力 。 以此类推 , 定位更低的二线SUV就不得不以降价的方式逃避一线车型的降维打击 。
问界M8可能成为行业洗牌的推动者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得出 , 虽然仅仅是一款新车 , 但M8就像是南美洲煽动翅膀的蝴蝶 , 会引发整个车市的大地震 。 问界以“不讲理”的产品布局迫使原有市场秩序全面下压 。 中小车企恐都会被上行产品降维打击而被迫离场 ,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
另一方面 , 我们不能忘记传统车企 , 它们拥有足够的底蕴和充足的资金池 , 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 从2024年的销量可以看出 ,
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 在产品层面无法追赶中国汽车 , 但它们有足够的能力用营销和价格 , 给压力山大的SUV市场再增加一捆稻草 。
最后 , 问界M8到底如何定价还无从得知 , 但从新的财报预测可以看到 , 赛力斯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很有可能达到1467亿元 , 实现净利润60亿元以上 , 盈利代表着生存压力的减小 , 也代表着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品研发方面 , 更代表着给其它车企带来降价压力 。
因此有理由相信 , 2025年问界汽车将以问界M9为锚点 , 继续稳定中国豪华车标杆形象 , 而问界M8和换代后M7将负责向SUV市场施加向下降价的压力 , 从而加快清理新能源车赛道 , 逼迫那些强弩之末的车企迅速离场 。
结语:2025年有些残酷
我们可以看到 , 2025年不只是问界在布局中高端SUV市场 , 几乎所有销量成规模的车企都在追求“中大型SUV”“智驾SUV”领域 。 而这些车企在品牌溢价上无法与问界相提并论 , 就要用低价争夺20万-25万市场区间 , 那么市场逐级下压的态势也就不可避免 。
某种意义上讲 , 问界M8的上市以及M7和M5的换代 , 很可能将加剧新能源车市场内卷 。 那些入门级0利润及负债千亿的车企 , 很可能在2025年轰然崩塌 。
- 养一台增程SUV贵不贵,聊聊问界M7的用车成本,你能接受吗?
- 高速上问界M9一车人都在睡觉,司机眼都不睁一下,无知还是胆大?
- 全新问界M8深度解析:激光雷达+长轴距,剑指中大型SUV市场新标杆
- 韩国土豪花300多万进口仰望U9,在首尔大街上原地跳舞引发围观
- 2025年全新升级后的新问界M7终于做到了遥遥领先,比以前好了太多
- 比亚迪双旗舰!问界最美新车!还有更便宜的小米SUV!
- 配置拉满、设计更美的汉L唐L,可能引发2025年车市的激烈厮杀?
- 问界 M8:即将震撼登场的实力战将,实力不容小觑!
- 华为“三界”周销5804辆,问界M9、智界R7销量同时超理想L6
- 华为问界M9碾压宝马X5,豪车市场国产崛起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