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5年的价格战比往年来得都要早一些 。
2025年1月1日 , 新年的第一天 , 中国车市就有多家车企公布新的优惠措施 。 在差不多一周的时间 , 就有超过30家车企公布了购车优补贴政策 。
从时间节点上看 , 2024年价格战是在春节长假后才打响的 , 而2023年的价格战则是源于东风系品牌在3、4月份开启了一波降价狂潮而引发的 。
开启价格战的时间一年比一年提前 , 也说明了中国车市的内卷式竞争还将继续下去 。 至于说价格战什么时间结束 , 现在没人能够给出答案 。 理论上说 , 只有当市场洗牌进行到一定阶段 , 一部分品牌淘汰出局 , 市场达到新的平衡 , 价格战才可能有所缓解 。
参考美国车市的经验 。 1921年 , 美国尚有88家汽车生产厂 , 10年之后仅余35家 。 到1941年 , 美国只剩12家车企 。 也就是说 , 美国用了10年时间淘汰掉一多半的企业 , 又用了10年的时间 , 继续淘汰掉一多半的企业 。
考虑到现在的技术革新日新月异 , 消费者需求更是五花八门 , 洗牌周期将进一步加速 。 当年的美国市场为10年 , 现在保守估计为5年 。 如果按这么算来 , 内卷式竞争从2023年开始 , 至少要到2028年才能结束 。 而2025年只是第三个年头 , 至少还要有3年多的时间才能缓解 。
2024年的内卷到底有多惨烈?
2024年 , 中国车市的竞争态势愈发激烈 , 内卷和爆雷等词汇频繁出现 , 成为本年度的标志性词汇 。
数据显示 , 2024年中国车市参与降价的车型为227款 , 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的148款的规模 。 在2022年 , 中国车市有95款车型参与降价 。 单车利润也随之出现下降势头 , 2024年1-11月汽车行业平均单车利润为1.5万元 , 而2021年-2023年这一数据分别为2万元、2万元及1.7万元 。
在这个过程中 , 有些吊车尾的品牌陷入了经营困境 。 2024年12月 , 极越汽车突然暴雷 , 店面主播在直播过程中被告知失业 , 极越员工在总部围堵夏一平讨薪 。 这一事件在互联网上愈演愈烈 。 事发突然且极具戏剧性 , 给新能源车行业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 极越汽车不是第一家 , 也绝不会是最后一家 。
2025年开年 , 哪吒汽车官网页面进行维护 。 此前 , 哪吒汽车传出工厂已停工 , 公司裁员70% , 研发人员降薪 , 张勇不再担任哪吒汽车CEO 。 一度拿下2022年新势力销冠的哪吒汽车 , 就此进入hard模式 。
再看理想、零跑、蔚来、小鹏等头部玩家已经跑出加速度 , 尾部品牌频频掉队 。 这已经说明2025年 , 颠覆性洗牌正在加剧 , 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
再看合资品牌 , 中汽协公布的数据 , 2024年我国乘用车销量为2756.3万辆 , 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797万辆 。 照此计算 , 2024年合资车企销量为959.3万辆 , 首次跌破1000万辆 , 销量占比从2014年的70%以上降至2024年的34.8% 。 其他统计数据显示 , 2024年德系、日系、韩系、美系车销量均出现下滑 , 下滑幅度处于9%—28%之间 。
随着内卷的加剧 , 经销商层面迎来了关店潮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 , 今年将有4000家4S店退网 , 损失高达1380亿元 。 广东永奥、森风集团等知名经销商相继爆雷 , 广汇汽车更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而触发面值退市条款 。 相当一部分4S店陷入“越卖越亏、越亏越卖”的恶性循环 。 有些豪华品牌的经销商甚至还出现了4S店关停、退网、转投新能源的怀抱 。
价格战正在重塑市场格局
数据显示 , 2024年1-11月的汽车行业收入9.46万亿元 , 同比增幅仅为3%;成本为8.3万亿元 , 同比增长4%;利润4132亿元 , 同比下降7.3%;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为4.4% , 均低于2020年至2023年各年度的销售利润率 。
有分析指出 , 长期来看 , 价格战正在深刻改变汽车市场的形态 。
尽管大部分品牌对内卷式的价格战都是苦不堪言 , 但是没有谁敢轻易退出 。 2024年下半年 , 宝马汽车宣布由于价格战导致的门店亏损加剧 , 决定退出市场价格战 , 通过减少销量来保持价格 , 以此来减轻门店的经营压力 , 并缓解盈利压力 , 但最终只坚持了两个月 , 便重返战场 , 并加大促销力度 。
因而 , 车企正在面临一个两难选择 , 到底要利润还是要市占率 。
以比亚迪、吉利和奇瑞为例 。 2024年 , 比亚迪全年销量达到427.21万辆 , 同比增长41.26% , 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吉利汽车实现了累计217万辆的突破 , 同比增长32%;奇瑞汽车?2024年销量为260.39万辆? , 同比增长38.4% , 创下了年销量的历史新高 , 是过去一年中为数不多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几个企业 。
【接下来两年,价格战到底要怎么打?】相较之下 , 长城汽车更加注重利润 。 财报显示 , 2024年前三季度其毛利率达到20.76%的高位 , 同比增长1.9个百分点 。 2024年 , 长城汽车累计销量123.3万辆 , 同比微增0.21% ,
保持利润在现阶段的竞争中十分重要 。 业内观点认为 , 价格战只是市场淘汰赛的表现形式 , 其核心内在是企业要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 。 想要创新 , 企业必须要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 , 以此来完成核心技术的研发乃至升级 , 比如智能化就需要海量的资金和资源来做支撑 。
新势力品牌因此承受了巨额亏损 , 蔚来、小鹏都是如此 , 甚至出现了动作变形 , 出现了一些经营失误和打脸事件 。 而长城汽车却给出了一个新的发展路径 , 保持住了利润 , 可以稳扎稳打 , 给中国车市提供了一个样板 。
百姓评车
无论是积极扩张以扩大市场规模 , 还是保证利润以求良性发展 , 两者没有对错之分 , 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 无论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样 , 可以确认的是 , 洗牌是不可避免的 。 在这个过程中 , 发展路径不是一成不变的 , 必定是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解决策略 。
既要有战略定力 , 又要灵活应对 , 这对想要留在牌桌上的各家车企是一个考验!
- 前两年炒得火热的钠电池,为啥现在又不吃香了?都有哪些原因
- 起亚没有放弃市场,全新SUV上市,搭自吸油耗6L,10W出头打价格战
- 再打价格战,造车新势力们迟早玩完
- 不出意外,今明两年,这三类汽车将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别被坑了
- 仅售5.99万起!大众朗逸开打价格战,配置升级,便宜才是必杀技?
- 7.98万元起售,比亚迪开打价格战,能否带来好的销量?
- 日系没机会了?东风标致408官宣价格战,跌破十万大关
- 比亚迪9款新车扎堆亮相,2025年“价格战”即将打响?
- 价格战卷出高性价比!16.98万元就能买热门中大型MPV
- 新年一口价4.89万元起 吉利第4代帝豪的价格战,够猛吗